|
发表于 2025-4-23 14: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公益班第二讲作业
1雪儿(刘宗娥)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 ‌溆浦‌
‌出处‌:屈原《涉江》《山鬼》等篇目创作于此地,是屈原流放期间的重要栖居地。
2.沅陵/辰溪/兰溪‌
‌出处‌:源自屈原的《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以及微博提及的沅陵、辰溪等地。
3. ‌江陵‌
‌出处:江陵出现在庾信的辞赋作品《枯树赋》中‌。这篇辞赋是庾信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身身世的感伤。庾信因故被羁留在北方时,创作了这篇赋作‌。
4.衡山‌
衡山在辞赋中多次出现,旧注以为指湖南衡山,但实际上衡山在先秦及西汉的典籍中多指安徽之衡山。衡山在辞赋中常被提及,尤其是出现在宋玉的《笛赋》中。
5.‌扶桑路‌
出自屈原的《楚辞·九歌·东君》中,“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扶桑,传说中的神木,生长在日出之地,代表着光明与希望。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兰‌
象征高洁典雅,如《九歌·湘夫人》“沅有茝兮醴有兰”,《离骚》“结幽兰而延伫”。功能‌:用于沐浴(“浴兰汤兮沐芳”)、佩戴或祭祀‌‌。
2‌.椒(花椒)‌
作为祭品或定情信物,如《九章·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离骚》“驰椒丘且焉止息”。文化意义‌:与兰、桂并列,代表珍贵与馨香‌‌。
3‌.蕙(零陵香)‌
常与兰并提,出处如《离骚》“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象征美德‌‌。
4.扶桑
最早见于《楚辞·离骚》‌,原文为:“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此句被汉代王逸注释为“扶桑,日所扶木也”,即神话中太阳升起的神树‌。
5.留夷
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出现,被描述为一种香草:“揜以绿蕙,被以江蓠,糅以蘪芜,杂以留夷。”这句话的意思是覆盖着绿色的蕙草,覆盖着江蓠,混合着蘼芜,夹杂着留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