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放鹤

第八期公益辞赋班第1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信马由缰(宋朝阳)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

回帖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6
发表于 前天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1010王莉
掬心、唐韵书院辞赋班第八期第一讲辞赋作业练习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答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通过第一讲的学习,知道辞赋最初的来源分别是诗、辞、文。辞赋是融合了这三种文学形式的创新题材,是一门集万象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后期不断融合骈文、古体诗、散文,形成了骈赋、律赋、诗赋、文赋。

答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通过学习来逐步掌握

答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4、人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答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下里巴人‌
    成语源自宋玉的作品《对楚王问》。宋玉说楚国的歌曲有两种风格,一种是高雅的“阳春白雪”,另一种是通俗的“下里巴人”。
2、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对,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常和“下里巴人”对举,表示高雅与通俗的区别。
3、曲高和寡‌
    成语出自《对楚王问》,原文中宋玉用“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来形容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现在多用来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不通俗,能理解或接受的人很少。

点评

作业认真仔细,继续加油!  发表于 昨天 1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回帖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发表于 前天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艳婷 发表于 2025-10-11 22:40
作业练习:
1005王艳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回帖

10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9
发表于 前天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姐弟军如意何军 于 2025-10-12 20:18 编辑

第八期第一讲作业:

何军2003

第一题、摘录《离骚》《九歌》中5句喜欢的句子:
(1)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4)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5)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第二题、收集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宋玉东家、来云去雨、梦尽失欢


点评

作业不错,继续努力!  发表于 昨天 15: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昨天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答:1、辞赋,是中国古老的一类文学体裁。它介于诗歌和古文之间,讲究辞藻,铺排,对仗,韵律等特征,归属于韵文的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有诗赋、辞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文赋,等体裁。
从源头来看,可以分为辞和赋两个部分。辞更接近于诗歌,赋则更接近于文。

(1)、辞的来源
辞,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远在屈原和《楚辞》之前已经产生。

(2)、赋的来源
赋,原本是“诗经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事物的表现手法。或摹景,或叙事,或抒情。《诗》也可以作为赋的源头之一,东汉班固《两都赋》的序言中写道:“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可见赋与《诗》的渊源。

2、读过先秦时期的经典辞赋,但阅读的不是很熟练。篇章有:
⑴、屈原的《离骚》、《九歌》
⑵、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⑶、景差的《大招》

二、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答:1、《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抒发了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了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以及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2、《九歌》
《九歌》: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神乐歌改编而成,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等11篇。作品以华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神的形象和神与神、神与人之间的爱情,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又蕴含着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对国家的忧虑。

三、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离骚》——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高唐赋》——宋玉
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
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耀虹蜺,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四、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阳春白雪
2、下里巴人
3、 巫山云雨
4、朝朝暮暮

点评

作业认真仔细,继续加油!  发表于 昨天 1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昨天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练习: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辞赋,是中国古老的一类文学体裁。从源头来看,可以分为辞和赋两个部分。辞更接近于诗歌,赋则更接近于文。
①辞的来源
辞,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远在屈原和《楚辞》之前已经产生。如周公辅成王时期的《成王冠辞》,齐湣王时期的《狐援辞》,越王伐吴时期的《离别相去辞》,还有《祈雨辞》《祭辞》《祀田辞》等用于祭祀,祝颂的原始歌谣。
②赋的来源:
     赋,原本是“诗经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事物的表现手法。或摹景,或叙事,或抒情。《诗》也可以作为赋的源头之一,东汉班固《两都赋》的序言中写道:“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可见赋与《诗》的渊源。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已读。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4、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九歌)
5、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阳春白雪
2、巫山云雨
3、曲高和寡

点评

作业认真仔细,继续努力!  发表于 昨天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昨天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作业
1017 王明光
一、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答:辞赋,是中国古老的一类文学体裁。它介于诗歌和古文之间,讲究辞藻,铺排,对仗,韵律等特征,归属于韵文的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诗》也可以作为赋的源头之一,辞赋最初来源有三:诗、辞、文。辞赋是融合了这二种文学形式的创新体裁,是一门集万象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后期又不断融合骈文文、古体诗、散文。形成了骈赋、律赋、诗赋、文赋。
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主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宋玉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以及荀子的《赋篇》(含《礼》《知》《云》《蚕》《箴》五赋)。

二、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战国时代),《九歌》是楚辞的篇名,是由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
三、摘抄五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四、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下里巴人 出处宋玉《对楚王问》。
2.阳春白雪 出处:宋玉《对楚王问》。
3.曲高和寡  出处:宋玉《对楚王问》。

点评

作业认真,继续加油!  发表于 昨天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昨天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练习:
1011熊保金
(1)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答:辞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由屈原、宋玉等人的楚辞作品奠定基础,汉代发展为成熟的赋体文学。
辞赋的雏形可追溯至战国楚地,以屈原的《离骚》、宋玉的《九辩》为代表,这类作品被称为“楚辞”,特别是辞藻华丽、情感充沛。
屈原:创作《离骚》《九歌》等,开创楚辞传统。
(2)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知道了
(3)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三,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四,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迟暮。
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4)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答:曲高和寡、空穴来风、超然独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昨天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义586 于 2025-10-14 05:54 编辑

作业练习:
1015姜义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答:从源头来看,可以分为辞和赋两个部分。辞更接近于诗歌,赋则更接近于文。
辞赋的起源:远在屈原和《楚辞》前已产生,屈原将诗歌创作与楚国民间方言结合,形成以兮字句为特色的“楚辞体”;赋源自《诗经》和诸子散文,荀子《赋篇》是最早以“赋”为名的作品,宋玉尝试将辞和赋融合,创作辞赋这一文体。

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屈原的《离骚》《九歌》《渔父》宋玉的《九辩》《风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答:读离骚和九歌
可从篇章结构、艺术手法(象征、夸张、想象等浪漫手法)、情感表达、经典名句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比如《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的追求真理的精神,《九歌》中《湘夫人》的浪漫抒情,写尽了湘君的思念与惆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离骚》

(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

(4)、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九歌·湘夫人》

(5)、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九歌·国殇》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答:
(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在《九辩》中的悲秋成了千古悲秋之祖。

(2)、登徒子诬告宋玉好色,宋玉以邻女窥墙三年不为所动、反讽登徒子娶丑妻生五子之事自辩,后成“好色之徒”代名词。‌‌

(3)、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出自《对楚王问》,下里巴人原指楚国通俗民歌,比喻通俗文艺或大众文化。阳春白雪原指高雅古琴曲,象征高深艺术或精英文化,与“下里巴人”形成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回帖

1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6
发表于 昨天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包艳玲 于 2025-10-13 22:26 编辑

第八期作业第一讲作业
2008包艳玲
一、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答:辞的来源
辞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远在屈原和《楚辞》之前已经产生。
赋来自诗经,原本是“诗经六义”之一,来自汉散文来自楚辞。

二、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答:《离骚》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南方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加工润色而成的一组抒情民歌,共十一篇。

三、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出自《离骚》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九歌 湘夫人 》
4)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出自《九歌  少司命》
5)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出自《离骚》

四、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兰台公子
〈赋庚·物色·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2)嫣然一笑
〈赋癸·情·登徒子好色赋〉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王逸《楚辞注》曰:「嫣,笑貌。广雅曰:嘕嘕欯欯,喜也。阳城、下蔡,二县名,盖楚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嫣然一笑 形容女子笑的很美。

3)啸起青萍
〈赋庚·物色·风赋》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4
发表于 11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期词赋学习第一次作业
学员:1008赵文超

一、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词赋的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末期,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其重要源头,奠定了抒情赋的基础。
汉代时,赋体正式成熟并走向鼎盛,一方面继承楚辞的抒情传统,另一方面吸收战国纵横家的辩说辞令与先秦散文的铺陈手法,形成了篇幅宏大、辞藻华丽的“汉大赋”,标志着词赋作为独立文体的确立。
先秦诸子赋体名篇有:
屈原有《离骚》和《九歌》,《九歌》中著名的《湘夫人》、《山鬼》
宋玉有《九辩》、荀子有《赋篇》。

二、掌握《离骚》的重要内容,并摘录5个经典名句
(一)主要内容:
作品以屈原自述口吻展开,核心是抒发其对楚国的忠诚与忧虑,痛斥奸佞当道、君主昏聩的现实,同时通过“上下求索”的奇幻旅程,表达坚守理想、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最终在悲愤中抒发以身殉道的决心。
(二)摘录5个经典名句: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4.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掌握《九歌》的重要内容,并摘录5个经典名句
(一)主要内容:
《九歌》是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基础上创作的组诗,共11篇,核心是描绘对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等神灵的祭祀场景,既展现了楚地浪漫瑰丽的巫祭文化,又融入个人情感与对生命、爱情的思考,语言灵动优美,充满神性与人性交融的奇幻色彩。
(二)摘录5个经典名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3.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4.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5.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四、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或典故
1.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宋玉创作的高雅乐曲,能听懂的人很少,后用来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常与“下里巴人”(通俗作品)相对。
2. 下里巴人:最初是楚国民间流传的通俗歌曲,很多人都会唱,后泛指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与“阳春白雪”形成对比。
3. 曲高和寡:出自宋玉对楚王的回答,指乐曲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比喻言行或作品高深,理解和接受的人很少。
4. 宋玉东墙:源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文中说邻家美女“登墙窥臣三年”却未打动他,后用“宋玉东墙”代指美貌多情的女子,或指女子对男子的爱慕。
2025.1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10-14 09:11 , Processed in 0.0469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