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知音姐姐

唐韵词学院十一期沉博组第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70

回帖

2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238
发表于 2021-7-31 16: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沉博08-陌尘逸柳

唐韵词学院十一期词班第二讲作业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院香径独徘徊。

示张寺丞王校勘
宋.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素酒难禁滟滟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清钱万选才。

上面一首词和一首诗,同是晏殊所作,其中有三句相同,只差一字。如果诗、词分别很明显,晏殊在写作时就会两用了。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姜夔《惜红衣》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二字句可以单独使用,它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比如:莺语,花舞,春昼午。
——温庭筠《诉衷情》

二字领词的特点总是用虚字,所以不能把他们分割开,单独使用不构成意义,必须带动下文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比如: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流连。
——柳永《戚氏》

4.简析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简析: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了藕花池的深处。怎么才能划出去呢?怎么才能划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水鸟。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如梦令
文/陌晨逸柳
常忆那年春暮,无赖花间独步。
粉面俏佳人,转角偶然相遇。
惊住。惊住。累我相思无数。

点评

小令如梦令,以回忆表达主人公那年的偶遇,但是第二句“无赖”一词在酌,第三句太直白,个人看法,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1-8-4 17:20
问好师友!第一、二、三、四题基础知识题回答基本正确。  发表于 2021-8-4 1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回帖

12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4
发表于 2021-7-31 20: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韵十一词班第二讲作业
沉博01~阿凉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鹧鸪天》和七律的格律很近似。除三字对仗句外,别的相同。鹧鸪天的写作特点和七律基本上是相同的。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如梦令》争渡,争渡,误入藕花深处。又如《南乡子》《江城梅花引》……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二字句都为实词,有实际意义。而二字领都是虚词,起过渡作用。
4.简析一首《如梦令》
李清照 (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简折: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这阙小令,用很平常的口吻,述说着作者浪漫的情怀。典型的伤春词。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如梦令
风冷灯摇酒醒,更漏星沉人静。帘卷月光寒,斑驳桐花竹影。幽梦,幽梦, 几度雁归秋送。

点评

还需提醒发作品要署名哦!  发表于 2021-8-4 17:31
这首小令都是借景来抒发情感,可是你表达了什么呢?是想家还是思人?以上个人看法说错莫怪,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1-8-4 17:30
问好师友!基础题第一、二、四回答问题可以,第三题如果举例说明就更完美了。  发表于 2021-8-4 17: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回帖

10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4
发表于 2021-8-1 17: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1、写出词的三个异名“曲子”、“曲子词” “诗馀”写出词的兴起的三个方面的因素唐代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市民阶层扩大并需要艺术活动,于是所谓合胡部的燕乐在民间广泛流行。其初仅以五、七言诗勉强合乐,接着就有乐工、伶人按照乐谱的节拍试制长短句的曲子词,终于诗人也采用这种新的体制而大量创作起来。3、阅读并分析一首《十六字令》第一首表面上是极写山之高,实质上是写红军越过高山时,所表现出的藐视困难、一往无前、不可屈服的精神气概。毛泽东引了一首民谣作为原注,那民谣正是极力形容山之高的,高到仅仅“离天三尺三”,因此“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一般的人和马都得向它屈服。然而,红军在这样的高山面前,却“快马加鞭未下鞍”。这里的“快”字是状写马的行进速度的,马在如此高山面前毫无畏色,没有止步。依旧快速前进;而骑在马背上的人则更神气了,居然还要加劲扬鞭催快马,因而人、马都飞驰而过。未下鞍,一是说红军的马过时没有卸鞍,一反民谣所说的“马过要下鞍”的习惯;二是说红军过时没有下马,当然也不会低头,一反民谣所说的“人过要低头”的习惯;那么,无疑是高山低头了。同样险峻的高山,在不同的人和马面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这便富于神奇性地反衬了红军足以征服一切艰难险阻而不为任何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毛泽东写得很幽默,待到纵马扬鞭飞奔过去以后,再回头仰望,不觉猛然大吃一惊。惊,既是对极高极险的山望而吃惊,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翻越高耸云天的大山后的惊喜、自豪的神情。“离天三尺三”并非实数,而是夸张,用夸张笔法极写山之高峻,从而反衬、烘托红军飞驰过山的英雄形象,突出红军一往无前的精神气概和实现战略转移的急迫心情。4、写一首十六字令,要求使用词林正韵、钦谱、张孝祥《归字谣》体正格,不限韵字,不限题、序缘,同气相求古韵班,心相印,携手度难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回帖

10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4
发表于 2021-8-1 17: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1、写出词的三个异名“曲子”、“曲子词” “诗馀”写出词的兴起的三个方面的因素唐代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市民阶层扩大并需要艺术活动,于是所谓合胡部的燕乐在民间广泛流行。其初仅以五、七言诗勉强合乐,接着就有乐工、伶人按照乐谱的节拍试制长短句的曲子词,终于诗人也采用这种新的体制而大量创作起来。3、阅读并分析一首《十六字令》第一首表面上是极写山之高,实质上是写红军越过高山时,所表现出的藐视困难、一往无前、不可屈服的精神气概。毛泽东引了一首民谣作为原注,那民谣正是极力形容山之高的,高到仅仅“离天三尺三”,因此“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一般的人和马都得向它屈服。然而,红军在这样的高山面前,却“快马加鞭未下鞍”。这里的“快”字是状写马的行进速度的,马在如此高山面前毫无畏色,没有止步。依旧快速前进;而骑在马背上的人则更神气了,居然还要加劲扬鞭催快马,因而人、马都飞驰而过。未下鞍,一是说红军的马过时没有卸鞍,一反民谣所说的“马过要下鞍”的习惯;二是说红军过时没有下马,当然也不会低头,一反民谣所说的“人过要低头”的习惯;那么,无疑是高山低头了。同样险峻的高山,在不同的人和马面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这便富于神奇性地反衬了红军足以征服一切艰难险阻而不为任何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毛泽东写得很幽默,待到纵马扬鞭飞奔过去以后,再回头仰望,不觉猛然大吃一惊。惊,既是对极高极险的山望而吃惊,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翻越高耸云天的大山后的惊喜、自豪的神情。“离天三尺三”并非实数,而是夸张,用夸张笔法极写山之高峻,从而反衬、烘托红军飞驰过山的英雄形象,突出红军一往无前的精神气概和实现战略转移的急迫心情。4、写一首十六字令,要求使用词林正韵、钦谱、张孝祥《归字谣》体正格,不限韵字,不限题、序缘,同气相求古韵班,心相印,携手度难关。

点评

您的作业交多了  发表于 2021-8-4 1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回帖

10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4
发表于 2021-8-1 17: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1、写出词的三个异名“曲子”、“曲子词” “诗馀”
、写出词的兴起的三个方面的因素
唐代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市民阶层扩大并需要艺术活动,于是所谓合胡部的燕乐在民间广泛流行。其初仅以五、七言诗勉强合乐,接着就有乐工、伶人按照乐谱的节拍试制长短句的曲子词,终于诗人也采用这种新的体制而大量创作起来。3、阅读并分析一首《十六字令》第一首表面上是极写山之高,实质上是写红军越过高山时,所表现出的藐视困难、一往无前、不可屈服的精神气概。毛泽东引了一首民谣作为原注,那民谣正是极力形容山之高的,高到仅仅“离天三尺三”,因此“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一般的人和马都得向它屈服。然而,红军在这样的高山面前,却“快马加鞭未下鞍”。这里的“快”字是状写马的行进速度的,马在如此高山面前毫无畏色,没有止步。依旧快速前进;而骑在马背上的人则更神气了,居然还要加劲扬鞭催快马,因而人、马都飞驰而过。未下鞍,一是说红军的马过时没有卸鞍,一反民谣所说的“马过要下鞍”的习惯;二是说红军过时没有下马,当然也不会低头,一反民谣所说的“人过要低头”的习惯;那么,无疑是高山低头了。同样险峻的高山,在不同的人和马面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这便富于神奇性地反衬了红军足以征服一切艰难险阻而不为任何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毛泽东写得很幽默,待到纵马扬鞭飞奔过去以后,再回头仰望,不觉猛然大吃一惊。惊,既是对极高极险的山望而吃惊,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翻越高耸云天的大山后的惊喜、自豪的神情。“离天三尺三”并非实数,而是夸张,用夸张笔法极写山之高峻,从而反衬、烘托红军飞驰过山的‘英雄形象,突出红军一往无前的精神气概和实现战略转移的急迫心情。
4、写一首十六字令,要求使用词林正韵、钦谱、张孝祥《归字谣》体正格,不限韵字,不限题、序

缘,同气相求古韵班,心相印,携手度难关。

点评

问好师友!看您发的这个可能没复制全吧,排版凌乱,最后的题也丢了,下次注意哦!  发表于 2021-8-4 17:34
您的作业交多了  发表于 2021-8-4 1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回帖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5
发表于 2021-8-1 21: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梦令(絮)沉博02微米
说是绝情离渡,
实属不堪萍趣,
沧海若蜉蝣,
朝暮苦寻依附。
无助,无助,
明日赶征何处。

点评

第一,二,三,四题没有回答  发表于 2021-8-2 14:58
谋篇布局清晰,功底深厚。  发表于 2021-8-2 14:58
也预示着人生辗转如萍絮,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第三拍二字叠句意境更近一层,无助,无助,不知明日又赶往何处。整阕词小情调叙述完整细致,文脉流畅,环环相扣,很不错的一阕词,欣赏学习了,加油。  发表于 2021-8-2 14:57
浅评:问好学友,词格韵部无误。这首词描写絮,起拍二句直接入情说明絮的特性,绝情离渡,不堪萍趣,很不错的开头。前两句都是句号。第二拍进一步跟进意境,絮若沧海蜉蝣,漂泊不定,朝暮寻求依附,  发表于 2021-8-2 14: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回帖

2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238
发表于 2021-8-2 13: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沉博06-好儿郎

唐韵词学院十一期词班第二讲作业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残春》
五代翁虹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哪堪愁向夕,萧飒洒暮蝉辉。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我们能说“落花”一联用在这里不像词吗?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1)莺语,花舞,春昼午。
——温庭筠《诉衷情》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二字句可以单独使用,他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比如,莺语,花舞,春昼午。
——温庭筠《诉衷情》

二字令词,其特点总是用虚字,所以不能把它们分隔开,单独使用不构成意义,必须带动下文,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比如,章台路,还见/褪粉梅
梢,试花桃树。
——周邦彦《瑞龙吟》

4.简析一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简析: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他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如梦令
文/好儿郎
大浪滔天卷涌。
各路英雄抗汹。
不畏惧牺牲。
鱼水军民情重。
情动,
情动。
早日脱离困控。

点评

注意小令书写格式,一段一行。  发表于 2021-8-2 14:22
第三拍升华主题,二叠字用得很好。煞尾句期盼早日脱离围困。整体三拍描写到位,用词略显直白,还有提升空间,多读多修改,加油!  发表于 2021-8-2 14:22
浅评:词格韵部无误。这首如梦令描写的是抗洪救灾的情景,整体脉络清晰,衔接自然流畅。起拍二句直奔主题引出人物事件,涌,汹意思重复。第二拍描写不畏牺牲,军民鱼水情深,五字句句式结构为:221,再酌。  发表于 2021-8-2 14:21
问好学友,第一,二,三,四回答正确,完整细致,赞一个!  发表于 2021-8-2 14: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45

回帖

22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57
 楼主| 发表于 2021-8-2 16: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讲作业
班长~知音姐姐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诗、词、曲既然在韵文领域成为鼎足而三的重要文体,因此必然会发生分疆划界问题。

当每体兴起之初,都是合乐的歌辞。后来发展成熟,才各具特点;但面貌上总还有些相似之处。因此,很难举出一个简单条件把他们区别开来。
假如从体段、音律去看,有些词简直就是一首诗,例如:

杨柳枝(唐·温庭筠)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浪淘沙(唐·皇甫松)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采莲子(唐·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竹枝(五代·孙光宪)
门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以上四首词,前两首与七绝无异;后两首也只多“举棹”、“年少”、“竹枝”、“女儿”等和声。其他如《纥那曲》与五言绝句无别,《瑞鹧鸪》即七言律诗,且前结后起二联仍保存对偶的形式。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答: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答:词中的二字句也属于比较少见的,但较一字句稍微多一些,它在字声方面用“平仄”的较多,如:
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用“平平”、“仄平”、“仄仄”的也有,如: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雨微,鹧鸪相逐飞。——顾夐《荷叶杯》

其他如《满庭芳》换头“销魂,当此际”(秦观),魂字协韵,应当看作二字句。但亦有填此调连为五字句者,即不存在是否二字句的问题。

词中以二字领起的也常见,其特点是总是用虚字,所以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如: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柳永《戚氏》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
4.简析一首《如梦令》
答:《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从“常记”二字写起,说明作者对词中所写之事印象深刻,经常回忆起。前四句为一个整体,甚至二三句的顺序都可颠倒,这也是酒醉之人的常态,虽说经常回忆起,但很多细节都是模糊的,也不需要特别分辨“沉醉”和“兴尽”谁先谁后。叠句得两个“争渡”,反复表明了当时作者身处藕花深处的焦急状态,可能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渡”,仍是徒劳无功,在此把作者当时的焦虑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最后的结果只是“惊起一滩鸥鹭。”全词到此戛然而止,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从中发掘出一种情趣,所谓“常记”,可能只记得一滩鸥鹭骤然惊飞,在作者心中引起的强烈震撼,想来不禁莞尔。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如梦令·无题
文/知音姐姐
二月初来烟雨,欲幛燕莺歌舞。
瞥见几双飞,掠过桃红绿树。
歆慕,歆慕,莫把春晓辜负。

点评

煞尾句应该是宾语,描写歆慕的内容,意脉断裂。小令字少篇幅短,一景写一事,谋篇布局一定要掌握好,多读例词,加油!  发表于 2021-8-2 22:35
浅评:词格晓字出律,韵部无误。本首如梦令描写的是早春景,起拍二句兴起,交代时间早春二月的物象,烟雨霏霏,莺歌燕舞,欲幛凑词。第二拍几双飞指的还是莺燕,意境重复没有拓开。三拍二字叠句,歆慕,歆慕什么呢?   发表于 2021-8-2 22:35
问好学友,第一,二,三,四题回答正确,很用心细致,赞!。  发表于 2021-8-2 2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45

回帖

22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57
 楼主| 发表于 2021-8-2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韵词十一期沉博组第二讲作业贴
沉博16-云梦令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近体诗和词都分平仄。诗的平仄各自分部,且一韵到底。词除了入声部独用,平上去入分为若干部,可以一首多韵,有通部通押,几部多押,以至平仄互改,变化多端。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字词。
答: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不见,不见。门掩落花庭院。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三字句领词的区别。
答:二字句可以独立使用成一个完整意思。
无奈,无奈。两个心儿总待。
二字句领用虚词,在句中单独不成意义,必须带动下句才有完整意思。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简析一首《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时常记起溪亭边的日暮,沉迷其美景之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了酒兴才乘小舟反回,不知不觉中进入藕花的深处。奋力划呀划,惊动了满滩的水鸟都飞了起来。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如梦令.残伤

雨急风狂来势,庭院花残一地。愁绪集心头,惦记梁田水积。那里,那里,青豆一倾淹死。

2021.8.2星期一


点评

浅评:词格韵部无误。这首小令残伤描写的是暴风雨来临,摧残花朵,良田,青豆。整体脉络清晰,衔接自然流畅,韵字搭配较好,加油,期待下次更精彩!  发表于 2021-8-3 09:50
问好学友,第一,二,三,四题回答正确,赞!  发表于 2021-8-2 2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回帖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4
发表于 2021-8-3 00: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韵词学院十一期词班第二讲作业:
沉博13~白丁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比如平起平收的七言绝句与捣练子。
①平起平收的七言绝句它的格律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王安石《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首句“金炉香烬漏声残”诗人因国事而一夜未眠,对时间的流失十分敏感。次句“翦翦轻风阵阵寒”此句写诗人由室内来到户外的感受,“翦翦”形容风轻微而带有些微的寒意,恰好说明了诗人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春色恼人眠不得”写作者在户外面对美好的春色,激动不已。这首诗中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 。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有着余而不尽之意。
②捣练子它的词谱是:
中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如:捣练子令·深院静 ( 冯延巳)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作者通过对一个失眠者夜听砧上捣练之声的描绘,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焦躁烦恼。但作者却为这种忐忑不宁的心情安排了一个十分幽静寂寥、空虚冷漠的环境。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答:二字句如
①“凝伫。凝伫。”(《如梦令》宋.晁端礼)
②“人静,人静。”(《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宋.曹组)
③“无语。无语。”(《如梦令  其一》宋.谢逸)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答:二字句它是独立的句子。如“依旧,依旧。(《如梦令.春景》宋.秦观)”
二字领是句子起头两字,它不独立成句。如“又是青春将暮。”(《如梦令其一》宋.谢逸)句首的“又是”就是二字领。
4.简析一首《如梦令》。
答:如梦令 (宋代 · 吴潜)
江上绿杨芳草,想见故园春好。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惊晓。惊晓。窗外一声啼鸟。
简析:作者首句景起点出地点和物像,此句由眼前景引发思念故园之情。三四句写故园的海棠花,作者梦里归去。五六句的二字句和第七句的结句把作者由梦境拉回现实。全词表达情感含蓄、曲折而深沉。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答:如梦令
沉博13~白丁
昨夜乌云雨密,此刻清寒雾隔。卅里早归家,老母孤身伤膝。愁溢,愁溢。路断残枝陌窄。

点评

而不是再去描写路上的情况,意脉断裂,再斟酌一下,整体脉络清晰,选材接地气,赞一个!稍作修改会是一阕好词,加油!  发表于 2021-8-4 17:14
浅评:词格韵部无误。本词描写雨夜还家探望亲人的情景。起拍二句交代时间造景,次拍描写家山路途遥远,还家见老母孤身只影。三拍情起二字叠句此情此景愁溢,感情升华,煞尾句应该有所感叹自己不能守在母亲身边遗憾,   发表于 2021-8-4 17:14
问好学友,第一,二,三,四题回答正确,用心了,赞!  发表于 2021-8-3 0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4-5-1 14:19 , Processed in 0.06092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