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掬心书院、唐韵书院2025公益诗词班 《绝句班第5讲作业点评》 绝句第五讲作业要求:采用渔洋第五法写一首绝句,韵部上平九佳,下平六麻任选其一。题目自拟,内容随意。诗句流畅,立意清晰。 作业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创作步骤:【起句】点名时间。时间不可以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 【承句】交代清地点、事情,要紧抱起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延伸扩展。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将时间拉回到眼前。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评审老师们辛苦了 绝句第五讲作业点评值班表 1~6点评老师:戒盈 7~12点评老师:时分 13~18点评老师:总评信马由缰 1~6点评老师:戒盈 1.油茶花 学员16榴莲 繁英缀雪满枝桠,稚子尝甘蜂不赊。 此日林深花寂寂,遥看绿涌白间纱。 戒盈老师点评: 格律:全诗押平水韵“麻”部(桠、赊、纱),平仄合律 意象鲜活,“繁英缀雪”状油茶花之盛,“绿涌白间纱”以色彩流动感收束,画面灵动;“稚子尝甘蜂不赊”融童趣与生机,情景交融。 第三句“此日林深花寂寂”,转承略缓;“赊”字用于“蜂不赊”稍显生僻,易致费解。 2.南昌市诗词学会乙巳重阳诗会 学员15简爱 旧岁篱前共咏霞,敲诗煮酒趁秋嘉。 而今冬启新章始,闲展芸编忆昔葭。 戒盈老师点评: 押平水韵“麻”部(霞、嘉、葭),平仄协调,合律 以“旧岁”“而今”勾连今昔,脉络清晰;“敲诗煮酒”“闲展芸编”细节生动,尽显诗会雅趣,“忆昔葭”以“葭”(代指重阳时节)暗合时令,含蓄有味。 “冬启新章始”稍显直白,与前两句的雅致感略有落差。 3.随笔 学员06菜菜 年少无他前路赊,酒馀春思尽繁华。 如今都作浮云散,惟剩鬓边霜不遮。 戒盈老师点评:押平水韵“麻”部(赊、华、遮),平仄合规,“赊”“遮”韵脚呼应,声调和谐。 “年少繁华”与“而今霜鬓”对比强烈,今昔之感鲜明;“惟剩鬓边霜不遮”以细节收束,将沧桑意涵藏于具象,余味悠长。 “酒馀春思尽繁华”中“春思”稍泛,与“年少”“繁华”的关联可更紧密;“前路赊”之“赊”(遥远意)虽准确,然与后句“繁华”的衔接略疏。 4.登楼 学员02四哥 曾共危楼瞻远黛,一川寒渌接平沙。 而今独倚无归信,只逐残阳到海涯。 戒盈老师点评: 押平水韵“麻”部(沙、涯),平仄严谨,合律。 “曾共危楼”与“而今独倚”对比鲜明,“一川寒渌”“残阳海涯”以景衬情,孤寂感层层递进;“只逐残阳到海涯”以动态写景收束,余韵苍凉。 “危楼瞻远黛”中“远黛”(远山)稍显笼统,若换为具体意象可更贴合“登楼”情境;“无归信”稍显直白,可藏于景中。 5.冬花仙客来 学员32澄澄 仙客凌寒五色霞,幽香风递向天涯。 今宵月淡花飞落,占尽风情疏影斜 戒盈老师点评: 押平水韵“麻”部(霞、涯、斜),“斜”古读xiá,合韵;平仄基本合规,“风递”“月淡”节奏明快。 “五色霞”状花之艳,“疏影斜”仿林逋咏梅笔法,雅致有味;“凌寒”“月淡”勾勒冬夜花境,清寂中见风情。 “占尽风情”稍显张扬,与“疏影斜”的含蓄感略有点冲突。 6.抚今追昔话野菜 学员09丹顶鹤 灾年野蔌助贫家,裹腹充饥度岁涯。 现为珍馐筵上客,青囊玉箸竞津夸。 戒盈老师点评: 这首七绝以今昔对比见意,笔力简劲,意味深长。 格律上,押平水韵“麻”部(家、涯、夸),平仄协调,韵脚响亮,读来流畅。 选材典型,以“野蔌”为线索,串联“灾年助贫”与“今为珍馐”两种境遇,对比强烈,暗含对世事变迁、物随人贵的感慨,立意切实。 ​细节生动,“裹腹充饥”直白写出往昔艰难,“青囊玉箸竞津夸”则勾勒如今宴席上的追捧,反差中见深意。 稍可斟酌处:“竞津夸”中“津”字稍显生僻,若换作“竞相夸”,则更通俗晓畅,亦不损原意。整体而言,短短四句,道尽物之境遇与时代变迁,颇具张力。 7~12点评老师:时分 7.侨联调研 学员01御风 心存赤胆隔天涯,梦绕家山志满怀。 此日同堂兴国策,庭前枝缀刺梨娃。 时分老师点评:问好学友,格律无误。这首题为《七言绝句·侨联调研》的作品,在结构上基本符合渔洋第五法的创作规范。前两句“心存赤胆隔天涯,梦绕家山志满怀”以追忆笔触勾勒侨胞昔日心怀家国、远隔重洋的往事;第三句以“此日”转折至当下,展现“同堂兴国策”的调研场景;末句“庭前枝缀刺梨娃”则以眼前景物含蓄收束,暗喻成果与希望。个见!只可参考! 8.念远 学员21花落倾城 少年心事总无瑕,并影春庭品酒茶。 此日空余堤上柳,清风故里待浮槎。 时分老师点评:问好学友,格律无误。 起句;以纯净意象暗喻过往时光,未直接使用时间词却通过“少年”二字勾勒出青春背景。 承句;延续回忆场景,以“并影”呼应前句的纯粹情感,“春庭”具体化空间场景,构成完整的往昔叙事单元。 转句;运用标志性转折词“此日”实现时空切换,堤柳意象既承接春庭的温柔记忆,又以“空余”暗含物是人非的落差。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视角延伸至远方。“浮槎”典故暗含漂泊与等待的双重意蕴,以景语收束全篇,符合渔洋法度对含蓄抒情的要求。 个见!只可参考。 9.乡愁 学员08好雨 昔日浮槎向水涯,故园枫叶灼云霞。 江南今日潇潇雨,点点相思浸碧纱。 时分老师点评:问好学友,格律自解,有一重复字体“日”出现在1.3句改一下会更好。 起句,以“浮槎”典故暗喻昔年离乡,避开直白的时间表述‌。 承句,延续空间描写,以枫叶映霞的炽烈意象强化故园记忆‌。 转句,通过“今日”实现时间跳跃,与首句“昔日”形成明确对比‌。 合句,以雨湿碧纱的视觉意象隐喻相思浸透,符合“藏情于景”的创作要求‌。以上个见!只可参考。 10.怀旧 学员28浮生若梦 犹记当年倚竹笆,佳人玉面映红霞。 而今故地重游历,独坐空阶数落花。 时分老师点评:问好学友,格律无误。 起句,以回忆开篇,未直接点明时间,但通过“当年”暗示往事。 承句,延续首句,描绘具体场景,与首句形成连贯事件。 转句,用“而今”拉回现实,与过去形成对比。 合句,以眼前景物寄托怅惘,避免直抒胸臆。符合作业要求,个见!只可参考。 11.咏菊 学员27文文 东篱曾记折秋华,露浥金英醉落霞。 此日霜风侵短鬓,疏枝犹带旧时嘉。 时分老师点评:问好学友,格律无误。 起句,回忆过去在东篱采摘菊花的情景,秋华指菊花。 ‌承句,描写菊花沾露、金色花瓣如醉于晚霞中的美丽景象。 ‌转句,如今霜风已吹白鬓发,暗示岁月流逝。 ‌合句,稀疏的枝头仍保留着昔日的美好,寄托了对过去的眷恋。 诗中通过描绘东篱菊花,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个见! 12.莲山花展忆少时芳丫 学员16榴莲 野径幽香稚齿哗,偕行共撷菊枝桠。 今晨莲陌惟孤赏,风拂花魂忆故丫。 时分老师点评:问好学友,格律无误 此诗在七绝传统框架中注入现代情感体验,菊枝、花魂等古典意象与当代生活场景有机融合,既延续了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生命感悟‌,又创造出“孤赏”与“共忆”的双重情感维度,实现了个人记忆与普遍情感的审美统一。以上个见!只可参考。 13~18点评老师:总评信马由缰 13.感怀 学员26徐小妞 昔时陌上逐风斜,笑折繁花插鬓华。 今日庭前闲立看,静观稚子戏庭花。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起句用韵明显是强凑。承句“繁花”岂可折?“鬓华”岂可插?再看转合句,并非不可以重字,但是境同意同,重之何为?整首体现了一个强凑无趣。 14.初冬感旧 学员30毛毛虫 登高共饮杨梅酒,笑指烟峦日影筛。 无奈人随秋雁去,枕边愁绪沁胸怀。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起承句皆无时间点出,自然让人感觉即是当下之时。转句的“人…去”,因为前无伏笔而出之突兀。合句“愁绪/沁/胸怀”三个词从情感色彩上不相搭。整体上,无脉络而散乱。 15.雪夜忆旧 学员17黛染 梅绽疏窗香染纱,红炉小酒话清嘉。 而今独坐寒灯里,雪打帘栊落鬓华。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起承句不错!有意境有情趣!转句也可。但是,虽然用了“而今”来转换时空,总感觉与前面联结还欠那么一点东西,可再斟酌一下。“落鬓华”不如“上鬓华”。整首画面感强,很不错的一首小诗! 16.忆红非今红 学员16榴莲 尧陌折来鹃萼斜,笑涡轻漾醉流霞。 莲峰今睹宝巾曳,悸动难追少岁华。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尧陌”是啥?“鹃萼”是指杜鹃花的花萼吗?“莲峰”是地名?人名?“宝巾”是指叶子花吗?总之,只有自己知道意思的词太多,读者从何来理解,以达感同身受呢? 17.窑炉燃料更新换代 学员03蓝天白云 旧日窑囱冒黑渣,乌烟滚滚扰千家。 而今燃气少污染,百姓欢颜众口夸。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表意直白,口语化严重,就像是四句顺口溜。 18.麦芽糖 学员16榴莲 旧院风轻日影斜,阿婆檐下买甜芽。 而今又遇敲铃者,风送黏香不是家。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起承句挺有生活情趣,并且时间地点人物皆安排得当。转句也不错,特别是“铃”字的出现,醒神醒脑,使得时空转换自然流畅。合句意思想表达物是人非,但遣词造句差强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