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回复: 0

《词班第7讲作业点评》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79

回帖

24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31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掬心书院、唐韵书院2025公益诗词班
《词班第7讲作业点评》
词第七讲作业要求:习填一首《一剪梅》,韵部自选。依钦定词谱正格,在词题后标注周体或吴体。注意相邻四字句的流水或对偶。
格式
词牌•词题(周体/吴体)
七字句,四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四字句,四字句。
七字句,四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四字句,四字句。
评审老师辛苦了
词第七讲点评值班表
1~6点评老师:澄澄
7~12点评老师:锦秋子/总评信马由缰
13~18点评老师:嫦娥
19~24点评老师:曾经沧海
25~30点评老师:从容哥
31~36点评老师:行歌
37~42点评老师:璎珞
43~45点评老师:总评慕远
作业接龙
1~6点评老师:澄澄
1.一剪梅•荷花情(吴体)
学员79邹新亮
一簇荷花圆叶红,摇曳柔波,舞摆薰风。美娇含笑醉颜容。宛若瑶台,何似天宫。
可惜时光秋尽冬,骤垂疏枝,折断莲蓬。潜渊泥土孕藏雄,更待春归,还看青葱。
澄澄老师点评:邹新亮同学这首《一剪梅•荷花情》的作品采用了正格,格律准确,平仄格式准确。用韵合适。
七字句,四字句都按照词牌要求,和老师讲课的要求做了。四字句做到了对偶。
对词牌的特点把握上,注意到平仄,句式,对偶要求。
也注意到了词牌的情绪要求。笔触是明艳的,委婉的,作者对此作荷花情的感情表达上,努力靠近词牌特点,与词牌的风格接近。主题明确。讴歌荷花的美,情与荷花景交融。尾句扣回主题,做到了整首作品的完整性,统一性。脉络清晰。
但在铺垫和交代呼应上,没做到笔圆,意圆。用词不当,有生造迹象。
首句荷花圆叶红,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花朵是红的,为了凑韵,给人的印象荷叶是红的?圆叶,一般用来形容荷叶,没人认作荷花。
秋尽冬的表达方法,显得不自然,没有词味。藏雄一词,也有生造嫌疑。美娇含笑醉的荷花形象,明显属于女性多些,委婉是主其词,
出个雄字,比较突兀。
此首作品整体意境不错,属婉约风格。
2.一剪梅•喜获志強诗友赠兰花感怀(周体)
学员81余永平
驿使携香逐雁归。翠叶凝霜,素蕊含晖。案头新供舞琼回,风过添幽,露浥生辉。
愧少琼琚酬厚仪。墨里裁诗,笔底怀思。清香伴我夜敲词。心共兰馨,情报君知。
澄澄老师点评:余永平同学是一位擅长讲故事的作者。他将自己的作品定格在遥远的古代?还是这位志强诗友的身份与驿使相似?
作品采用了正格,格律准确,平仄格式准确。用韵合适。写诗友相赠兰花之美。
七字句,四字句都按照词牌要求,和老师讲课的要求做了。注意到了平仄,句式。四字句做到了对偶。
也注意到了词牌的情绪要求。并引经据典,整体格调是委婉的。深情的。
作品主题鲜明,始终围绕着赠兰,与接受兰花的情绪展开。布局合理。脉络清晰。整体意境也不错。
3.一剪梅•秋色(吴体)
学员67无名草
秋雁排空字字愁,霜染丹枫,露冷轻舟。轻云淡淡远天浮,月照寒沙,雁过南楼。
枯草无言满地忧,影乱残灯,梦断孤洲。秋风夜长唱不休,烛尽人痴,泪湿罗绸。
澄澄老师点评:无名草同学此首作品,采用了正格,选的题材比较大,写好不易。
格律上,作者努力按照词牌要求,和老师讲课的要求来写。注意到了平仄,句式和对偶。
七字句引领了作者对秋色的描绘,四字句增添了整首作品的凄美之感。
有一处出律,秋风夜长唱不休,不字,出律了。
作品在排篇布局上,考虑不周脉络不够清晰,选用的景物不够丰富。
起句,秋雁排空字字愁,有留白,给人想象余地。霜染枫丹,可以理解,露冷孤舟,就离得比较远。孤舟,不是秋天特定的景物。画面给人割裂感。月照寒沙不错,怎么又来一个雁呢?这般的重意象,重字,
填词中不提倡。
词中的重字,叠字,是为了加重感情的喧染而设。常常刻意的用在四字句,或者是句头句尾,以便加重语气,加重表现情感的张力。下片,意境还是不错的。
4.一剪梅·别友(吴体)
学员73行稳致远
菡萏亭亭玉影摇。鹭立滩头,蝉噪枝梢。兰舟解缆故人辞,年少同游,巷陌吟谣。
倚岸追思忆旧交。泪落江潮,梦逐云霄。千山万水意迢迢,远路情深,故土魂消。
澄澄老师点评:行稳致远一首别友,将告别地点选在夏日荷塘。作者用荷花,鹭鸟,鸣蝉,兰舟,烘托出景色,写出曾经与友人同游此地,同吟巷陌的情谊。
下片转接不错,地点还在荷塘,物是人非,怀念就涌上心头。结句扣题,意迢迢,远路情深,故土魂消。
情景统一,,脉络清晰,布局和排篇都熟练,老辣。
本首作品的格律工稳,平仄格式,都符合词牌要求和老师讲课提出的要求。
四字句做到了对偶。用韵很合适。虽然作者没有用叠韵,重韵,依然达到了他的写作目的,深情,婉约,前后呼应,具有统一性。是一首不错的作品。
5.一剪梅·月桂(周体)
学员33彼<岸>
桂影婆娑乙巳秋。迟也香无,早也香收。天公挥麈戏嫦娥。空折琼枝,独倚云楼。
忽听蟾宫续旧游。雨润岷江,露浣清洲。吴刚斫玉补金风。斟月成篇,嚼蕊为讴。
澄澄老师点评:彼<岸>同学的一剪梅·月桂,写得浪漫唯美。格律工稳,平仄格式正确,句式节奏都符合词牌要求和老师讲课的要求。
他在第一个四字句中,还用到了重字,刻意喧染初秋桂树得芳菲。作品脉络清晰,紧扣主题,情绪表达很好。
作者用韵也合理。秋字领起桂开时节,桂的芳香,借桂与月亮的关系,将月桂写得浑然一体。风格委婉,深情。
此首作品现词牌相容性比较高。较为统一,较为完整。排篇布局也比较合理。是篇不错的作品。
6.一剪梅·书画养性(周体)
学员80冷梅
墨渖氤氲染素秋,笔底云烟,纸上神游。临池洗砚意清幽,篆籀沉浮,隶楷沉浮。
展卷能消万古愁,山也凝眸,水也凝眸。丹青濡染自风流,静里修眸,淡里修眸。
澄澄老师点评:冷梅同学是位用心学习,用心写作的同学。她笔下落字,颇有讲究。墨渖,篆籀,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可见,我们这一期的同学,许多都是努力想当个好学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也极为认真。
她这首作品,格律工稳,用韵合理。尽管一个眸字用了四遍,稍嫌过了。建议最后四字句中还是不要用眸字为韵吧。
中华文字太丰富了,我们尽可以多作选择,让短短的小令词汇更丰富。
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排篇布局紧扣主题,
上片作者写得动情,应该是书画爱好者,对砚墨,运笔,体会极深。情绪饱满。
下片写得大气,万古愁与自风流,很好的表现了作者的品味和境界。
那为什么都只保留在眼睛里呢?是否入了心,动了魂?感染了你的生活?
7~12点评老师:锦秋子
7.一剪梅&#8226;难求(吴体)
学员30船夫
作梦搜寻站票郎。醒对凭空,候补何妨。闹钟惊起意飞扬。睡眼惺忪,再试无航。
百问相邻有客商。借座搪塞。道是繁忙。以期转运计全黄。国庆欢腾,雨落清凉。
锦秋子老师点评:起句过俗或可再斟酌。
8.一剪梅&#8226;青荷(周体)
学员92风信子
池上青荷别样娇。绿盖擎珠,粉靥垂腰。扁舟轻漾逐波行,香引蜻蜓,又过菱梢。
晚凉侵袖酒初消。罗扇题诗,玉腕轻摇。采莲歌断水悠悠。花底藏愁,且待明朝。
锦秋子老师点评:层层递进,移步换景可惜煞拍过于老套。
9.一剪梅&#8226;梅(周体)
学员75梅影
冷蕊微张暗自芳。数朵奇葩,一袭霓裳。清高不与百花同,独抱冰心,岂惮风霜。
淡影疏枝透晓光。轻依西阁,静立东墙。且由东信寄尊前,化作春泥,却也无妨。
锦秋子老师点评:化用痕迹过于明显。
10.一剪梅(周邦彦体)
学员25中国书画
暮色苍茫雾气狂。小院黄昏,高树莺藏。冷风穿透绿窗纱。残烛烟迷,鸳帐床凉。
伏案欲书寄玉郎。怎的难言,墨染红妆。三年不見雁声还,寂寞愁多,离别情长。
锦秋子老师点评:煞拍过于浅白。
11.一剪梅&#8226;秋(周体)
学员02苏景烟
冷雨残花烛火茫。独赋流年,一纸愁肠。无人与共忆江南,百里春风,几树梅香。
竹影摇窗夜已伤。落寞空吟,泪雨成行。秋来雁去恨分离,问却红尘,道是情长。
锦秋子老师点评:第二句似记流水账或可再斟酌。
12.一剪梅·知交相伴
学员90陈玲
骤雨初停柳色新,君递青伞,我拂衣尘。寻常岁月最情真,忙里相询,闲隙论文。
路远何妨隔暮云,屏闪星眸,千里心邻。人生难得是知音,风雨同奔,喜乐同臻。
锦秋子老师点评:我拂衣尘句口语化严重。
7~12点评老师:总评信马由缰
7.一剪梅&#8226;难求(吴体)
学员30船夫
作梦搜寻站票郎。醒对凭空,候补何妨。闹钟惊起意飞扬。睡眼惺忪,再试无航。
百问相邻有客商。借座搪塞。道是繁忙。以期转运计全黄。国庆欢腾,雨落清凉。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首先按《搜韵》校对,你这个应该是周体才合格律。若是依吴体,有多字出律。不知道你标吴体,依何为据?
词意似乎是想写国庆出行一票难求之状态。但,有几处用词还是有待商榷的。“作梦”还是“做梦”。根据下文,显然“做梦”更准确。“意飞扬”在情绪色彩上,与整首词有违和感。“百问相邻有客商”句的“有”字,可能是指有一个或有几个的意思。根据前面有“百问”一词,不如将“有”换成“几”。“借座搪塞”,可能是想表达借无空座不能捎带来搪塞之意。“借座”,还有下句的“转运”都易引起歧义,可再酌。结句想以两种状态的对比,来凸显无奈。想法虽好,但表达生硬了些。
8.一剪梅&#8226;青荷(周体)
学员92风信子
池上青荷别样娇。绿盖擎珠,粉靥垂腰。扁舟轻漾逐波行,香引蜻蜓,又过菱梢。
晚凉侵袖酒初消。罗扇题诗,玉腕轻摇。采莲歌断水悠悠。花底藏愁,且待明朝。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首先,不知你按什么词谱校对的。但是,按《搜韵》周体校对,下片首句中“凉”“袖”“初”皆出律。“香引蜻蜓”一句欠妥。因为蜻蜓是肉食性昆虫,虽然它有时会落在花上,但那是为了捕虫,而非“香引”。“花底藏愁”好理解,“且待明朝”也好理解。但两句联用,如何解释呢?
9.一剪梅&#8226;梅(周体)
学员75梅影
冷蕊微张暗自芳。数朵奇葩,一袭霓裳。清高不与百花同,独抱冰心,岂惮风霜。
淡影疏枝透晓光。轻依西阁,静立东墙。且由东信寄尊前,化作春泥,却也无妨。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上片对梅之冷艳,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我个人认为,还是写得过实了些,就像一副画,没用好留白。下片“且由东信寄尊前”一句,欲表何意?且“东信”指什么?东风?建议此句再酌。“化作春泥,却也无妨。”结句不错,词意有升华。
10.一剪梅(周体)
学员25中国书画
暮色苍茫雾气狂。小院黄昏,高树莺藏。冷风穿透绿窗纱。残烛烟迷,
鸳帐床凉。
伏案欲书寄玉郎。怎的难言,墨染红妆。三年不見雁声还,寂寞愁多,
离别情长。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上片有远景近景的转换,寂寥的清氛也烘托的不错,但词句还需再炼。“怎的”应为“怎得”,“墨染红妆”怎讲?“泪湿红妆”吧。“寂寞愁多,离别情长”则过于敷衍直白了。
11.一剪梅&#8226;秋(周体)
学员02苏景烟
冷雨残花烛火茫。独赋流年,一纸愁肠。无人与共忆江南,百里春风,几树梅香。
竹影摇窗夜已伤。落寞空吟,泪雨成行。秋来雁去恨分离,问却红尘,道是情长。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茫”字有凑韵之嫌。“冷雨”让人易认作是秋,“残花”又易认作是暮春。“梅香”易认作是冬。上片有“春风”,下片有“秋来”。多时空的转换,来龙去脉没有交代好,所以感觉太跳不顺畅。另,“问却”怎么讲?
12.一剪梅·知交相伴
学员90陈玲
骤雨初停柳色新,君递青伞,我拂衣尘。寻常岁月最情真,忙里相询,闲隙论文。
路远何妨隔暮云,屏闪星眸,千里心邻。人生难得是知音,风雨同奔,喜乐同臻。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有多处不好理解,应该是词不达意吧。“雨停了,君递伞?再就是,既然有雨啦,那又何来尘?“路远何妨隔暮云”这句更是难解!你自己再斟酌一下。
13~18点评老师:嫦娥
13.一箭梅·故居忧怀(周体)
学员91丹顶鹤
籐绕斑墙苔满阶,蜂蝶空旋,蛛网柔栽。破窗孤榻对尘斋,屋盼君归,骨肉萦怀。
缅忆昔时戏耍孩,春絮飞花,秋桂髫钗。香樟怜惜鬓苍衰,叶落归根,故旧忧怀。
嫦娥老师点评:平仄符合要求,“斑墙,柔栽”凑韵嫌疑,自造词。建议修改,“破窗”口语且负面。
“怀”重韵了,词谱没有规律重韵,尽量不重韵。四字句词谱要求对偶,叶落和故旧对不上。

14.
一剪梅&#8226;相思
学员65游
蝉立高枝鸣翠长,风送荷香,雨打疏窗。登楼斜倚望残阳,云影悠悠,翠羽双双。
昨夜流萤过短墙,案上灯昏,枕畔冰凉。新词欲写又停毫,字怕言思,墨却堆肠。
嫦娥老师点评:平仄符合要求,“翠长”凑韵嫌疑,自造词。建议修改,四字句词谱要求对偶,“荷香,疏窗”“言思,堆肠”对不上,“翠”重字了,词谱没有重字,尽量不重字。

15
一剪梅&#8226;魂落忘川
学员55感恩
相恋匆匆几个秋。思也幽幽,念也幽幽。奈何缘浅各西东,魂落忘川,徒忆千愁。
空倚流年孤影留。欲笺心事,不忍回头。情伤易水枕无眠,乱了朱颜,湿了双眸。
嫦娥老师点评:平仄符合要求,“匆匆,也幽幽,了”重字了,词谱没有规律重字,尽量遵守词谱不重字,建议修改,四字句要求对偶,所有四字句对偶不够工整,比如“朱和双”对不上,建议修改尽量对偶。

16.
一剪梅
学员66云水无心
岁月何曾败美人。山也留痕,水也留痕。夏秋冬去总归春。风也消魂,雨也消魂。
年岁何须记几旬。老也天真,小也天真。身前身后是红尘。醒也晨昏,梦也晨昏。
嫦娥老师点评:平仄符合要求,“败美人,天真,晨昏”口语且负面,“也,留痕,消魂,天真,身,晨昏,”重字太多,词谱没有规律重字,尽量遵守词谱不重字,建议修改,诗词一字值千金,尽量多锤炼,并且要求不负面。

17.
一剪梅·听掬心书苑诗词讲座感怀
学员08号史忠和
初入黉门苑里行,师讲分明,笔记分明。旧词新解启心程,字里含情,句里含情。
案上笺痕墨不平,诗赋难精,词阙难精。可怜拙叟愧躬耕,哀也无能,恨也无成。
嫦娥老师点评:平仄符合要求,“分明,里含情,难精,也无”重字太多,词谱没有规律重字,尽量遵守词谱不重字,建议修改。诗词一字值千金,尽量多锤炼,并且要求不负面。“难精,哀也无能,恨也无成。”口语且负面,建议修改。

18.
一剪梅&#8226;暮春归思(周体)
学员56御风
风卷残红逐水遥,蝶影伶仃,燕语萧条。空庭花落又明朝,枕上愁生,笔下诗寥。
归梦难寻路径迢,山隔千重,云锁孤桥。凭栏望断楚天高,心似浮萍,魂逐江潮。
嫦娥老师点评:平仄符合要求,四字句要求对偶,不够工整,比如“愁生和诗寥,千重和孤桥,浮萍和江潮”对不上,如果这些四字句对偶工整,这首词非常美,建议修改。
19~24点评老师:曾经沧海
19.一剪梅·桦加沙(蒋体)
学员83琴袖
急雨敲窗风满楼,洚水低流,锦鲤深游。长楸凌乱竖街头,云雀啾啾,旧燕啁啁。
默默黑云夜更幽,皓月羁囚,星汉眠休。未央一夏结千愁,眸里频浮,梦里难收。
曾经沧海老师点评:上阕开头"急雨敲窗风满楼"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这与台风带来的强风雨现象吻合。而"洚水低流,锦鲤深游"暗示洪水泛滥,鱼类游到平时不会去的地方,这在台风引发的暴雨和洪水灾害中常见。"长楸凌乱竖街头"一句,描写树木倒伏的景象。而"云雀啾啾,旧燕啁啁"用鸟类的慌乱鸣叫烘托紧张氛围,手法巧妙。
下阕转向夜景,"默默黑云夜更幽"突出台风夜的压抑感。这种社会性的暂停与词中"皓月羁囚,星汉眠休"的天地无光形成呼应,强化了灾难的氛围。
结尾"未央一夏结千愁"点出秋台风的特点,尤其是"摩羯"曾是秋季最强台风,说明"桦加沙"的破坏力符合气象规律。最后"眸里频浮,梦里难收"表达灾后心理创伤,强调农村房屋防护和人员撤离,暗示了灾害对民众心理的影响,使结尾的情感升华更真实。
20.一剪梅·夏夕寄愁
学员09萧闲
流响疏桐暑气残,荷风摇绿,竹露凝寒。独凭朱槛绪如麻,未寄愁笺,枕梦成阑。
萤火飞阶夜色残,凉侵罗扇,月冷雕栏。旧欢如梦似烟云,蛩语阶前,泪湿衣单。
曾经沧海老师点评:上片写日暮景象,下片写夜间愁思,正是《一剪梅》的典型布局。上片"流响疏桐暑气残"与李清照的"红藕香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用季节元素铺垫情绪。不过作者用的是暑气"残"而非"秋",更贴合夏夕主题。
在意象选择上,"荷风摇绿"和"竹露凝寒"形成冷暖对比,技法不错。但"竹露凝寒"的"寒"字稍显突兀,夏日竹露应该是清凉而非寒冷,可能为押韵牺牲了准确性。下片"萤火飞阶"的描写很生动,但"夜色残"与上片"暑气残"用词重复,可考虑替换为"夜色阑"等词。
情感表达方面,"未寄愁笺,枕梦成阑"的转折尚可,但"泪湿衣单"收尾略显直白。参考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含蓄表达,或许改成"袖底痕斑"会更蕴藉。
整体看这首词结构完整,意象丰富,但在炼字和情感递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21.一剪梅&#8226;淄水清清
学员18美好人生
芳草萋萋绕碧流,白云舒柔,岸柳轻柔。游鱼细点绿波浮,戏水汀洲,笑靥含羞。
五十流光逐水悠,霜浸青丝,芳序难留。相逢欲语却还休,淄水清清,总在心头。
曾经沧海老师点评:整体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符合《一剪梅》这个词牌的常见结构。
分析:一、整体结构与意境上阕写景清丽"芳草萋萋绕碧流,白云舒柔,岸柳轻柔"以自然意象铺陈,勾勒出淄水畔的宁静画面。"游鱼细点绿波浮"一句动态点睛,赋予景物灵动感。下阕抒情深沉"五十流光逐水悠"突显岁月流逝之叹,"霜浸青丝,芳序难留"化用易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比兴手法,将人生迟暮与自然流水对照,含蓄隽永。
二、语言技法亮点叠词与对仗"舒柔""轻柔"的叠用,呼应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音韵美;"戏水汀洲,笑靥含羞"与"淄水清清,总在心头"形成时空对仗,下阕重复句式强化情感余韵。意象选择"白云""岸柳""游鱼"等意象清新明快,而"霜浸青丝"以冷色调转折,类似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的时光警醒,自然过渡至人生感慨。
三、总结:此词上阕绘景工致,下阕转情自然,符合《一剪梅》双调分段、句句押韵的格律要求。建议微调结句的含蓄度,并增强意象的象征性(如以"孤舟"代指漂泊),可进一步提升词境深度。整体瑕不掩瑜,情感真挚动人。
22.一剪梅·双节庆
学员38王莉
国庆中秋双节牵,丹桂飘香,菊蕊娇妍。金风玉露共今宵,灯火斑斓,玉镜高悬。
好友亲朋笑语传,酒溢金樽,果满琼盘。千家万户喜团圆,幸福延延,快乐天天。
曾经沧海老师点评:主题是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上阕写景,下阕写人,整体洋溢着欢乐团圆的氛围。
下阕转入人文场景,"酒溢金樽,果满琼盘"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分析:
一、意象选取与意境营造双节元素交融自然意象:“丹桂”“菊蕊”点明秋日时节,“金风玉露”化用秦观名句,暗扣七夕传统,巧妙衔接国庆与中秋。人文场景:“灯火斑斓”“酒溢金樽”展现节日盛景,“千家万户喜团圆”直抒家国同庆主题,延续了李清照词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普世情感表达。时空张力,“共今宵”浓缩双节同辰的特殊性,“延延”“天天”以叠词延伸时间维度,强化欢庆的持久性。
二、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明快与典雅并存如“笑语传”“喜团圆”等白话词汇传递通俗欢乐,而“琼盘”“玉镜”等典故词藻承袭宋词典雅,贴近民间又不失文蕴4。情感层次递进从景物(丹桂、菊蕊)到宴饮(酒樽、果盘),终至情怀(幸福、快乐),结构层层推进,符合《一剪梅》“下阕深化情感”的传统。
三、优化建议意象创新:可参考高怀立《一剪梅·燕山即景》“猫耳山高环金陵”等地域化描写,加入更具时代特色的场景(如“红旗漫卷”“高铁驰骋”)。情感深度:借鉴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的曲折笔法,在欢庆中融入对团圆不易的珍视,增强感染力。
四、总结此词以传统笔法抒发现代节日喜悦,格律工稳、意象丰美。若在情感层次与时代符号上稍加深化,可更贴近经典《一剪梅》“言浅意深”的美学高度。整体堪称一首成功的节令献礼之作。
23.一剪梅&#8226;心礼
学员28人参果
丹桂芬芳国庆逢,车在路丛,人在画丛。驶过青山峰连峰,云若惊鸿,树若惊鸿。
如愿心诚礼佛容,面若春风,笑若春风。念珠圆润蕴德功,福在其中,乐在其中。
曾经沧海老师点评:“丹桂芬芳国庆逢”开篇点明时间是国庆,桂花飘香,挺有节日氛围的。“车在路丛,人在画丛”这个画面感不错,像是行车途中看到的风景。“驶过青山峰连峰”继续写旅途所见,用“云若惊鸿,树若惊鸿”来比喻,这个“惊鸿”用得挺妙,把云和树的动态美写出来了。
下阕转到礼佛场景,“如愿心诚礼佛容”表达了虔诚之心。“面若春风,笑若春风”这里用了重复手法,显得笑容特别温暖。结尾“念珠圆润蕴德功,福在其中,乐在其中”升华主题,把礼佛的福乐之感写得很到位。
从意象选择来看,用了“丹桂”、“青山”、“念珠”等具象事物,又加入“惊鸿”、“春风”等比喻,虚实结合得不错。特别是“云若惊鸿,树若惊鸿”这个比喻很生动,结构上也很完整,上阕写景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过渡自然。结尾“福在其中,乐在其中”这种叠句运用,正是《一剪梅》这个词牌的特色。
24.一剪梅·夏日
学员03静雪
暑气蒸云日渐长,蝉噪高枝,汗透罗裳。薄云无意掩流光,风也彷徨,影也彷徨。
忽忆相逢柳絮扬,眸底星波,鬓畔荷香。而今独坐夜微凉,茶已无温,月已临窗。
曾经沧海老师点评:上片写夏日的炎热场景,下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然后,结合搜索到的资料来分析是否符合词牌特点、情感表达以及艺术手法。
一剪梅的词牌特点在提到,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周邦彦的《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是正体,李清照的作品也很有名。这首学员的词上下片各六句,每段三平韵,结构上符合要求。平仄方面需要检查,但用户没有提供具体平仄,可能默认正确。
意象运用方面,上片的“蝉噪高枝”、“汗透罗裳”描绘酷暑,生动形象,符合李清照对生活细节的捕捉手法。下片“柳絮扬”、“鬓畔荷香”的回忆与“茶已无温”的现状形成对比,体现相思,类似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结构。
整体评价,这首词结构工整,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成功运用了传统手法,尤其在场景转换和炼字上有亮点。建议作者微调词汇,使表达更流畅。最后,鼓励学员继续创作,多借鉴经典作品如李清照的词作。
分析:一、上下片四字句“蝉噪高枝,汗透罗裳”与“风也彷徨,影也彷徨”形成对仗,契合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经典句式结构。平仄处理“暑气蒸云日渐长”(仄仄平平仄仄平)、“忽忆相逢柳絮扬”(仄仄平平仄仄平)等句平仄严谨,符合《一剪梅》七言句的声律规范3。二、意象运用与意境营造夏日场景的立体刻画动态意象:“蝉噪高枝”以声写热,“汗透罗裳”以触觉强化体感,生动再现酷暑煎熬(类似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感官综合手法4)。光影对比:“薄云无意掩流光”暗喻时光流逝,与“风也彷徨,影也彷徨”构成虚实相生,烘托孤寂心境。今昔对比的情感张力下片“柳絮扬”“鬓畔荷香”的明媚回忆,与“夜微凉”“茶已无温”的冷寂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延续了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时空哀叹5,凸显物是人非之思。三、炼字与修辞亮点动词精炼“蒸”字浓缩暑气灼人之态,“透”字强化汗浸衣襟的黏腻感,堪比周邦彦“斜插梅枝,略点眉梢”的凝练是3。喻“彷徨”既写风影不定,又喻心绪迷茫;“月已临窗”以月影侵窗暗示愁绪蔓延,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异曲同工。
四、改进建议下片意象衔接“眸底星波”稍显突兀,可尝试融入夏日元素(如“眸映荷影”)强化季节统一性。结句深化末句“月已临窗”意境清冷,若增加情感投射(如“月碎心窗”)更能呼应“闲愁无计”的主题。
五、整体评价。本词深得宋词婉约精髓:上片以白描勾画炎夏,动态意象密集,极具画面感;下片借回忆切入愁思,今昔对比自然,结句留白悠长。建议稍润色下片意象连贯性,可成为贴近李清照“幽细凄清”风格的佳作。
25~30点评老师:从容哥
25.一剪梅·寂寞难描
学员58冰凌
细雨无端上小桥。湿了罗袖,皱了眉梢。一池菡萏正消磨,碧叶珠鸣,粉面香凋。
风渐清凉雨渐消。蛙鼓时闻,岸柳轻摇。心头怎地更沉沉,莫问原由,一纸难描。
从容哥老师点评:这首词开篇很惊艳。吸人眼睛。承句衔接也不错。但是因为情绪已经铺垫到位,上结就应该道明缘由,而不是转身再去描景。这样就造成前后文的脱节与割裂。过片嫌画蛇著足。而且气脉不畅,既然有无端和皱眉,清凉就属于帮倒忙。承句继续跑偏。然后下结再强行拉回到开篇情绪。这位同学的问题是还没掌握词基础的布局谋篇。这首词暂时不评分了。
26.一剪梅·思君(周邦彦体)
学员96戒盈
风卷残荷寂寞身,失了秋魂,断了秋魂。旧情往事与谁温?笺上留痕,心上留痕。
梦绕轩窗终日昏,千缕愁云,万缕愁云。夜观霜露晓思颦,醒也思君,睡也思君。
(先生9.24突然故去,悲痛万分。填词悼之。)
从容哥老师点评:这首词即为悼词,情真意切即可。这样的词不适合点评。节哀顺变。
27.一剪梅·忆门前桂
学员22烟雨朦朦
旧友移来桂树栽。枝覆庭阶,香趁秋来。晨窗初日滤芳腮,光结甜柔,心涤澄怀。
客里风烟锁市霾。难寻清馥,徒忆花钗。故园谁候月中开?茶沸书台,叶落琴斋。
从容哥老师点评:这首词开篇流畅度尚可。但过于平实,承句的衔接也略嫌牵强。上结首句浪费空间,凑痕明显。过片与前文矛盾,承句衔接嫌陡。下结思维过于奔逸,而且上片花香,下片叶落,整体来说,行文意像散乱,随心所欲。而且这首词格律如果按正体,在上下结首句错误用韵,按变体则多处出律。这首也暂时不评分了。
28.一剪梅·夏意(吴体)
学员06肖正英
炙野炎光夏意深。柳弱风轻,荷倦香沉。日西蝉噪隐高林,润溢浑无,暄暑相寻。
影寂帘慵漫抚琴,盈袖馀熏,高阁微吟。围棋烹茗赋闲心。静对黄昏,醉忘烦襟。
从容哥老师点评:这首词开篇逻辑关系略有瑕疵。承句的拟人来得无缘由。上结思路局限在太阳上,而且遣文用字随手而为,不能为主题服务。过片句内自相矛盾,承句嫌刻意。下结在相同纬度过度铺排,读来使人厌倦。格律与27一样问题,也暂时不评分了。
29.一剪梅·乡愁
学员82无痕之痕
冷浸秋江又一桥。风卷青袍,雨湿归桡。忽闻邻笛破空寥。声似穿潮,韵似磨刀。
别后心舟未肯锚。炙了羊羔,沸了酥醪。奈何醉目未能逃。山岳迢迢,泪眼滔滔。
从容哥老师点评:这首词开篇还是不错的,承句也算自然。上结首句即有些隔景。造境必须自然,风雨交加时加入笛音,而且把背景概括为空寥是想当然了。尾句则嫌用力过猛。建议宕开一笔或者更好。过片过于刻意,有凑韵嫌疑。承句和上片一样,白脚使用韵字,应该是对基础的格律掌握不足。下结有记流水账的感觉。建议多读古人名作与解析,吃透布局谋篇,炼字可以慢慢进步。这首词也暂不评分了。
30.一剪梅&#8226;荷塘觅踪
学员40菡子
朝泛兰舟赏芰芳。粉靥凝珠,翠盖摇光。细观嫩蕊立蜓新,鱼戏波清,蛙鼓声扬。
旧景依然孤影茫。风牵轻袖,露浥愁肠。遍寻水畔觅游踪,泪泫残笺,梦锁横塘。
从容哥老师点评:这首词开篇即流畅度不足,凑痕明显。承句对偶工稳,可以。上结粘的太紧,尾句可能隔景,我个人是没听过早上蛙鸣。过片不成句子,而且前后情绪变化过陡而无缘由。下结尝试交代原因,景依旧而人不在。但遣词用字有欠雅正。惟梦锁横塘四字可取。这首词也不评分了。
31~36点评老师:行歌
31.一剪梅·忆(周体)
学员61钰杰
昔露凝霜染菊花,鸿啼断堞,马踏荒沙。长亭折柳绾青鸦,袖底清笳,眼角星华。
襟上风痕纪岁槎,云岫横斜,雁字交加。梦舟载酒过烟涯,日落槐桠,人立蒹葭。
行歌老师点评:评分82分。
上阕“鸿啼断堞,马踏荒沙”画面感超足,像在看古风电影,残垣上的雁鸣、荒漠里的马蹄,一下子把人拉进苍茫的回忆场景;下阕“梦舟载酒过烟涯”更是把回忆的缥缈感写活了,“烟涯”二字自带朦胧意境,配“日落槐桠,人立蒹葭”的收尾,留白特别美。小瑕疵是“绾青鸦”有点绕,“青鸦”通常指乌鸦,用“折柳绾”搭配,既不符合折柳送别的传统意象,也让“青鸦”的出现显得突兀,不如“绾离思”“绾归期”更贴合长亭送别的场景,读起来也更顺口。
32.一剪梅·秋思
学员52好雨
瑟瑟西风上小楼。叶覆青阶,雁过云游。一窗凉月隐乡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秋至人间无怨忧。露冷枝头,梦寄兰舟。满怀心事望江流,水自悠悠,风亦幽幽。
行歌老师点评:评分78分。
“叶覆青阶,雁过云游”“水自悠悠,风亦幽幽”,叠词用得很有秋的清冷感,“覆”“游”“悠”几个字,把秋景的静与动结合得好;“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化用李清照词句,贴合乡愁主题,不显得生硬。但上阕“一窗凉月隐乡愁”后多了个逗号,读起来有点断片,破坏了词句的流畅节奏;下阕“秋至人间无怨忧”和后文“满怀心事”“风亦幽幽”的愁绪矛盾,秋天思乡本就带点愁,改成“秋至人间添别愁”会更顺,也能让上下阕的情感更连贯。
33.一剪梅·登革热
学员42无言
忽日朱明遍满身,筋节蚀痛,精气如贫。缠绵病榻数连仍,呓语胡言,薄食晨昏。
医技望闻问切频,集中研判,对症施分。凶残魔鬼尽消亡,劫后重生,枯木逢春。
行歌老师点评:评分75分。
题材很特别,敢用《一剪梅》写疾病,少见又真实,“筋节蚀痛”写出关节疼痛的难忍,“薄食晨昏”把病中虚弱的状态写得具体,“望闻问切”“集中研判”也贴合医疗场景,不空洞;“劫后重生,枯木逢春”的结尾充满力量,能感受到康复后的庆幸。瑕疵是“数连仍”应该是“数连旬”的笔误,“仍”字不通,“数连旬”才能体现生病时间久;“朱明”指夏天或阳光,用来形容“遍满身”的症状,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如“红疹”“高热”更直白,毕竟写病症还是要让读者一眼懂,不用刻意追求文雅。
34.一剪梅&#8226;月夜思亲(周体)
学员78闲云野鹤
澹月盈窗夜色寒。灯影昏黄,思绪三千。杯中聊忆旧时人,难遣忧怀,怎忘当年。
一别阴阳难续缘。春去无踪,今是何年。鸣蛩阶下几声吟,徒惹心伤,长恨绵延。
行歌老师点评:评分83分。
“澹月盈窗”“灯影昏黄”一开篇就把思念的氛围拉满,“澹”字写月色的淡,“昏黄”衬夜色的静,冷与暖的对比,特别戳人;“一别阴阳难续缘”更是直抒胸臆,把生死相隔的遗憾写得痛彻,情感特别真挚,后面“鸣蛩阶下几声吟”用虫鸣衬寂静,更添愁绪。小问题是“今是何年”有点突兀,前面一直在说“忆旧时人”“怎忘当年”,沉浸在回忆里,突然问“哪年”,打破了思念的连贯性,不如“又是何年”“莫问何年”,既保留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更贴合“长恨绵延”的沉郁情绪。
35.一剪梅&#8226;秋
学员77张宝荣
楚地逢秋夜未央。寒鸦泣露,鸿雁南翔。几番清冷菊花黄。何事尊前,人犯痴狂。
残月穿帘衾渐凉。梦中时闻,蛩韵幽长。满城风雨近重阳。插罢茱萸,暗自忧伤。
行歌老师点评:评分79分。
“楚地逢秋”点明地点,“夜未央”带出长夜难眠的状态,“寒鸦泣露,鸿雁南翔”把秋的萧瑟写得细腻,“泣”字让寒鸦有了情绪,很生动;“满城风雨近重阳”化用诗句,既点出时节,又为“插罢茱萸”的思乡做铺垫,“插罢茱萸,暗自忧伤”也扣住了重阳思亲的主题。瑕疵是“何事尊前,人犯痴狂”有点跳,前面都是“清冷菊花黄”“衾渐凉”的清冷秋景,突然说“痴狂”,没说清是“醉后痴狂”还是“思极而狂”,加一句“醉里贪欢”“思深成狂”之类的过渡,会让情绪转折更自然,也能让“痴狂”和后面的“忧伤”衔接起来。
36.一剪梅&#8226;乙巳年迎国庆
学员05翀
赤帜摇风映日骄。街涌虹潮,城覆云绡。千山金翠叠丰穰,菊绽芳韶,鹊闹林梢。
入夜烟花破寂寥。星落长空,光缀琼瑶。笙歌南北共欢陶,心向沧溟,诗颂唐尧。
行歌老师点评:评分84分。
“赤帜摇风映日骄”开篇就亮眼,“赤帜”“映日”直接点出国庆的喜庆色,“摇”字让旗帜有了动感;“街涌虹潮”“烟花破寂寥”把国庆的热闹写得特别鲜活,“涌”字写出人群的热闹,“破”字写出烟花打破夜色的惊艳;“心向沧溟,诗颂唐尧”的结尾格局大,从眼前景升到家国情怀,不显得刻意。小瑕疵是“城覆云绡”里的“云绡”(轻薄的丝织品),用来形容城市不太贴切,国庆的城市该是明亮、热闹的,改成“城笼霞绡”(像被霞光笼罩),既保留“绡”的文雅,又符合国庆的明亮氛围,和“映日骄”也更呼应。
37~42点评老师:璎珞
37.一剪梅·夏悸(周邦彦体)
学员95榴莲
初见青纶玉山标。眸彩漾潮,腮焰偷潮。浅叹卿忧吾瘦劳。愁也纤腰,愧也仙曹?
荷风暗递涤心焦。眉度犀挑,邀采红绡。怜枝忍口恤农憔。情在眉梢,根在心梢。
(注:1.“红绡”:此词中特指荔枝。
2.采荔背景:上山采鲜荔,单价虽高于商场,但可亲手选饱满果实;按当地惯例,采摘时可任意品尝(吃到撑无需付费),仅需为带走的荔枝结账,常人多边摘边吃、挑大的尝。而他在枝前轻声说“果农辛苦,我们摘好购买后再吃”,即有了“怜枝忍口恤农樵”这句。)
璎珞老师点评:格律七处不正确,词语多处生造、凑韵。希望按排版标准发作业,题目一行,作者一行,一段一换行,两段中间不空行。诗词的序言应按简洁的文言文写,尽量不庸俗啰嗦,一般不解释作者一个人才懂的生造词语。
仙曹含义是仙人行列或者天庭官署,有职称的公务员队伍,也就是朝见玉帝时的排列,最好别用这样的词。全诗有卿(你)有我,序里还有他,三者全部没有提示关系,也没有其他句子和词语对应,有点混乱重复。请写好作业自己检测一下《搜韵》,不是随意标注周邦彦体就可以。
38.一剪梅&#8226;秋吟(周体)
学员88塔拉
昨夜秋风枝上霜。旧日飘香,新日添凉。清寒袭袖腿酸疼,疼是君郎,愁上吾肠。
济世云霞照路长。治病银针,轮椅奔忙。欣荣康复渐轻时,脸漾春光,步踏春光。
璎珞老师点评:格律正确,内容合题,词语基本流畅。表扬!
旧日新日再斟酌一下,和上一句的霜无关系,和本句的香、凉也无关。旧日是表达一段过去的时光,表达回忆的特殊词语。清寒袭袖和腿疼也无关。袭袖生造。济世和云霞也不搭配。欣欣向荣是缩略词,不支持这样改成语,成语也不能直接入诗,缩略入诗。最后一句两个光,从审美角度看,最好整首词一起,全部有节奏有计划的叠韵,比如每个四字句都叠韵,或者全部不重韵。酸疼是现代词语推敲一下。
39.一剪梅&#8226;赋词初感(周体)
学员72风姿
初步填词总不堪。字也廖廖,意也恹恹。枯肠搜尽句难工,才避虚室,又滞空潭。
凑韵推敲苦未谙。捻断铅笔,翻乱书函。何时行字似春蚕,朝吐银丝,暮织霜缣。
璎珞老师点评:格律不正确,室处应平。内容合题,词语流畅。基本能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表扬!
字重复。枯肠春蚕和空潭的比喻不错。
词字句韵笔(+这里没有的平仄),这些最好不写入诗词句子里。铅笔是现代词语。标注的周体属于注解,可以括号。
40.一剪梅&#8226;秋桂
学员93饶水花
金粟盈枝暗送香,风可携芳,露也沾裳。谁将碎玉缀秋光?色染云浮,韵入诗章。
撷取琼英酿晚凉,梦犹飘渺,醉也徜徉。吴刚伐桂斧痕伤,留得仙葩,绝胜凝妆。&#8204;
璎珞老师点评:格律正确,内容合题,词语流畅。表扬!特别欣赏四五六三句。
也字重复。最后三句不太懂,下片意境没有超过上片,微微遗憾。结尾一般要余味无穷,或者留白或者感觉还有上升空间。没有按老师要求标注。
41.一剪梅·秋思
学员10松风
两鬓飞霜怯仲秋。堤柳携愁,人也萦愁。月儿隐去替谁忧。云也牵留。影也牵留。
八月初旬君命休。掰指追思,七载年头。再无携手绿沙洲。思念难收。幻梦难收。
璎珞老师点评:格律正确,内容合题,词语流畅。感情真挚深厚,有起承转合,表扬!
八月那句微直白,不符合诗词习惯,休和追思含义重复,都是不在了。再斟酌一下。第三句也和后边重复。没有按题目要求标注周体。
42.一剪梅·秋恋(周体)
学员12诗韵含芳
寒透纱窗叶叠阶,风抚落红,雁走孤怀。妆台清冷镜生苔,眉黛慵描,锦字难裁。
遥忆别时菊已开,手折琼蕊,泪洒香腮。何时再饮醉桃源,同沐银辉,共话情怀。
璎珞老师点评:格律正确,内容合题,词语流畅。
句子的感情真挚,炼字用心,有起承转合有布局,表扬!
怀重复。走再斟酌一下。上片比下片好。妆台三句特别好。
43~45点评老师:总评慕远
43.一剪梅·秋菊
学员11树秀梅香
正是秋光妙十分。霜也清魂,露也清魂。金风摇影舞殷勤,开也缤纷,落也缤纷。
独抱幽香立晓昏。身寄篱门,名冠花神。任他桃李艳阳春,醒也由人,醉也由人。
慕远老师点评:这阕词意象清雅,“霜也清魂”等句以复沓手法强化秋菊超逸之态。下阕“醒醉由人”能托物言志。但“艳阳春”一句,与整体意脉脱节。
44.一剪梅·长夜(周邦彦体)
学员95榴莲
帘暗帷空茶已寒。腑纳荔夏,肺吐长叹。襟畔犹残人面香。泉路人间,难共荔甜。
红荔年年依旧圆。莺避谁肩,枝茂谁怜。伫影凝空眸海干。星断遥天,月冷孤檐。
慕远老师点评:这阕《一剪梅·长夜》情感真挚,以“红荔”为核,今昔对照,构思可取。“腑纳荔夏,肺吐长叹”一句通感运用,是新意所在。但纵观全词,语言多有生硬处:“眸海干”比喻牵强,有拼凑之感;“荔”字重复过多,反显局促;最基本的是韵字以及句内平仄有多处落韵。
45.一剪梅&#8226;听曲
学员32寒玉
瘦影黄花又仲秋。冷露昏窗,孤月檐头。斟杯空酌冽唇喉,无语淹流,浅唱红楼。
想那知音也个愁。望着高墙,隐了风流。此情早做百千藏,多少温柔,只剩幽幽。
慕远老师点评:这阕词情感氛围营造尚可,“冷露昏窗”等句勾勒出秋夜的孤寂感,“浅唱红楼”的细节也为愁绪提供了具体依托。但整下片意象如“高墙”与整体意境关联松散,结尾“只剩幽幽”流于空泛,削弱了感染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10-9 23:45 , Processed in 0.05418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