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艳玲 发表于 2025-4-23 12:48:57

本帖最后由 包艳玲 于 2025-4-23 12:51 编辑

126号包艳玲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答:
1)洛阳。2)金陵。3)襄阳。

4)衡阳。
出处黄滔《秋色赋》中“衡阳落日,和旅雁以飞来。”

5)洞庭。
出处《九歌•湘君》中“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答:
1)橘树。
出处屈原《橘颂》中“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2)梅花。
出处南梁萧纲《梅花赋》中“年归气新,摇云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

3)菊花。
出处陶渊明《归去来》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4)木兰 。
出处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欃檀木兰,豫章女贞。”

5)江离、芷、秋兰是香草名。
出处屈原《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雪儿 发表于 2025-4-23 14:08:39


辞赋公益班第二讲作业
1雪儿(刘宗娥)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 ‌溆浦‌
‌出处‌:屈原《涉江》《山鬼》等篇目创作于此地,是屈原流放期间的重要栖居地。
2.沅陵/辰溪/兰溪‌
‌出处‌:源自屈原的《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以及微博提及的沅陵、辰溪等地。
3. ‌江陵‌
‌出处:江陵出现在庾信的辞赋作品《枯树赋》中‌。这篇辞赋是庾信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身身世的感伤。庾信因故被羁留在北方时,创作了这篇赋作‌。
4.衡山‌
衡山在辞赋中多次出现,旧注以为指湖南衡山,但实际上衡山在先秦及西汉的典籍中多指安徽之衡山。衡山在辞赋中常被提及,尤其是出现在宋玉的《笛赋》中。
5.‌扶桑路‌
出自屈原的《楚辞·九歌·东君》中,“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扶桑,传说中的神木,生长在日出之地,代表着光明与希望。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兰‌
象征高洁典雅,如《九歌·湘夫人》“沅有茝兮醴有兰”,《离骚》“结幽兰而延伫”。功能‌:用于沐浴(“浴兰汤兮沐芳”)、佩戴或祭祀‌‌。
2‌.椒(花椒)‌
作为祭品或定情信物,如《九章·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离骚》“驰椒丘且焉止息”。文化意义‌:与兰、桂并列,代表珍贵与馨香‌‌。
3‌.蕙(零陵香)‌
常与兰并提,出处如《离骚》“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象征美德‌‌。
4.扶桑
最早见于《楚辞·离骚》‌,原文为:“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此句被汉代王逸注释为“扶桑,日所扶木也”,即神话中太阳升起的神树‌。
5.留夷
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出现,被描述为一种香草:“揜以绿蕙,被以江蓠,糅以蘪芜,杂以留夷。”这句话的意思是覆盖着绿色的蕙草,覆盖着江蓠,混合着蘼芜,夹杂着留夷‌。

61刘志华 发表于 2025-4-23 17:37:52

赋班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二讲作业练习
115刘志华

一、列举五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出其中一个的出处?
1、京师(洛阳):“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出自三国(汉魏)•曹植《洛神赋》)
2、赤壁:“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出自宋•苏轼《赤壁赋》)
3、楚国:“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出自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4、秦川:泛指今陕西、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地带。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蜀川风候隔秦川,今年节物异常年。”(出自唐•王勃《春思赋》)
5、雍州:中国九州之一。名称源于陕西省凤翔县境内的雍山、雍水。“祖士雅雍州出牧,刘奉春冒顿和亲……》(出处明•夏完淳《大哀赋》)
二、列举五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出其中一个的出处?
1、橘。“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出自战国屈原•《橘颂》)
2、松。“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出自《洛神赋》)
3、衡兰芷若:衡、兰、芷、若都是香草的名字,分别是杜蘅、泽兰、白芷、杜若。后来就用衡兰芷若来表示芬芳馥郁的花草。(出自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4、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出自清•袁枚《秋兰赋》)
5、竹:“橘则园植万株,竹则家封千户。”(出自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

dubshenhui 发表于 2025-4-23 21:16:14

38.董生辉
作业练习: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答:辞赋中经常出现的五个地名有:云梦、赤水、昆仑、会稽、蓬莱、洛阳、长安、金陵、云梦泽、赤壁等。其中,(1)云梦,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馀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宋玉在《高唐赋》《神女赋》中多次提及云梦泽,“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2)洛阳,在辞赋中频繁出现。如班固的《东都赋》《西都赋》,张衡的《东京赋》《西京赋》,左思的《魏都赋》等。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答: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有兰、芷、桂、椒、荃、荷、菊等,其中:
(1)兰(出自《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2)芷(出自《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

踏风堂 发表于 2025-4-23 23:49:16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
第二讲作业
128-廖国才

作业练习:
1.辞赋中常出现的五个地名包括:
1.    洞庭——楚地大泽,如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    长安(《西都赋》班固)
   出处:汉代都城,张衡《西京赋》、班固《两都赋》均详述其繁华,是政治与文化的核心象征。
3.    洛阳(《东都赋》班固)
   出处: 东汉都城,与长安并称“两京”,赋中常对比其礼制完备与道德教化。
4.    赤壁(《赤壁赋》)
   出处: 苏轼两赋中的核心意象,既是三国古战场,亦承载宇宙永恒与人生须臾的哲思。
5.    雁门(今山西北部)
    出处:班彪《北征赋》
   原文例:“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
背景:汉代边塞要冲,赋中多写其荒凉苦寒(如蔡邕《述行赋》),与江南繁华形成对比。
现在,以长安”为例,再详细说明其辞赋出处及背景:出处:班固《西都赋》
班固的《两都赋》(含《西都赋》《东都赋》)是东汉都城书写的典范,其中《西都赋》专写西汉都城 “长安“的盛况,为写实地名之代表。

原文摘录: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长安城墙高固,护城河深广,街道宽阔,十二座城门通达四方。)

地理:
- 长安为西汉首都(今西安西北),赋中对其布局(如未央宫、上林苑)、市井、郊野的描写均符合历史记载。
- 班固虽借“西都宾”之口铺陈长安繁华,但并非虚构,而是基于汉代《三辅黄图》等地理文献的写实。


2. 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辞赋中常出现的五种植物包括:
1. 兰(泽兰)——象征高洁,如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
2. 桂(木樨)——代表贞德,见《楚辞·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
3. 芷(白芷)——喻指芳洁,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
4. 菊——隐逸之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5. 蒲(菖蒲)——多用于水畔意象,如曹植《洛神赋》"采湍濑之玄芝"。

出处例证:
"扈江离与辟芷兮"出自屈原《离骚》,"芷"即白芷,与江离(芎藭)并提,以香草服饰喻修身洁行。此句通过佩饰植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内在美德的追求。

刘树敏 发表于 2025-4-24 09:08:11

学号:33姓名:刘树敏
一、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        兰台=出自宋玉的《风赋》,遗址在今湖北省钟祥县境内。
2、        云梦泽=出自宋玉的《高唐赋》,在今湖南益阳县、湘阴县以北,湖北江陵县、安陆县以南,武汉市以西地区。
3、        阳城=出自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楚国县名为楚国贵族居住的封邑。
4、        下蔡=出自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楚国县名为楚国贵族居住的封邑。
5、        咸阳=出自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当时秦国的都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6、        邯郸=出自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当时赵国的都会,今河北省邯郸市。
7、        长沙=出自贾谊的《吊屈原赋》。
8、        汨罗=出自贾谊的《吊屈原赋》,水名,今湖南省平江县和汨罗市境内,西流入洞庭湖。传说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二、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瓠hu=出自贾谊的《吊屈原赋》,a、瓠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b、瓠是这种植物的果实。
2、桐=出自枚乘的《七发》,龙门之桐,树名,其材适合制作琴瑟。
3、笋蒲=出自枚乘的《七发》,菜以笋蒲。两种植物名。
4、芍药=出自枚乘的《七发》,芍药之酱,花名。
5、兰英=出自枚乘的《七发》,兰英之酒,兰花。
6、芳苓=出自枚乘的《七发》,蔓草芳苓,一种草的名字。
7、女桑=出自枚乘的《七发》,柔嫩的小桑树。
8、河柳=出自枚乘的《七发》,河旁赤茎小杨。
9、苗松=出自枚乘的《七发》,苗山的松树。
10、豫章=出自枚乘的《七发》,樟树。


池秀荣 发表于 2025-4-24 11:18:23

59.池秀荣
一·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
1.汉北:出自《九章》
2.沅湘:出自《离骚》
3.南阳:出自《出师表》
4.赤壁:出自《赤壁赋》
5.蜀山:出自《阿房宫赋》
二.五种辞赋中常出现的植物
1.芷
2.荷
3.秋兰
4.芙蓉
5.扶桑

109.张伊麟 发表于 2025-4-24 22:02:08

109.张伊麟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2讲作业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云梦泽: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又名云梦平原,古地形名。现今位于两湖流域,由今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和湖北中部的江汉平原组成。
泰山:出自班固《两都赋》,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山自古以来便是我国有名的山峰之一,有五岳之首的美誉。
洛阳:出自唐代李庾《两都赋》,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长安:出自唐代李庾《两都赋》,长安是中国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迁徙,但大致都位于现在中国陕西的西安和咸阳附近,先后有十七个朝代及政权建都于这里,超过1200年,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列中国四大古都之首,同时也是与雅典、罗马和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洛水:出自魏晋·曹植《洛神赋》,洛水通常指的是洛阳市的洛河,洛河常被叫做洛水!洛水是黄河下游南岸大支流。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兰:兰被称作花中君子,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素材,被寄托了各种很高的情怀,是花中四雅之一,如《离骚》中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陶渊明开始就赋予菊花坚韧不拔、孤傲冰清的气节,所以它有着花中四君子之一的美称。如《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木兰(玉兰):玉兰花以其高贵、娇艳和典雅的美丽而著名,象征着高尚品质、优雅和高贵的个性,如《离骚》中的“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芍药(留夷):芍药花被视为美丽和爱情的象征。它的花形大而美丽,姿态优雅,给人以美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芍药花是七夕节的代表花卉,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纯洁,如《离骚》中的“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荷(芙蓉):荷花被誉为花中君子,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性,象征着纯洁、清白的品质。在佛教中,荷花更是神圣净洁的象征,如《九歌》中的“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109潘祥红 发表于 7 天前

120潘祥红
1:举出五个赋中常用的地名?长安、洛阳、彭蠡、碣石、巴蜀。其中巴蜀最早出自西汉杨雄的《蜀都赋》。
2.举出五个赋中常用的植物名?卢橘、黄甘、枇杷、杨梅、樱桃。其中卢橘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tiankai 发表于 7 天前

129号田凯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蜀山《阿房宫赋》
2).阿房《阿房宫赋》
3).骊山《阿房宫赋》
4).咸阳《阿房宫赋》
5).函谷《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 秋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2). 木兰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
3). 申椒、菌桂、蕙茞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离骚》
4). 杜衡、芳芷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离骚》
5). 秋菊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6). 薜荔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离骚》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2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信马由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