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1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掬心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

回帖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4
发表于 2025-4-18 11: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05墨书篁竹(郭钰)
一、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九歌.湘夫人》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二、收集3个有关宋玉的成语。
1.朝云暮雨:出自《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2.尺泽之鲵:出自《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3.空穴来风:出自《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点评

摘抄有出处,还不错,典故有一个出新,表扬,继续保持,加油  发表于 2025-4-18 1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4-18 15: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号:59
学员:池秀荣
一.我喜欢的句子有
1.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2.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4.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5鸟皆有所楼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二.关于宋玉的典故成语
1.曲高和寡
2.铄石流金
3.方枘圆凿

点评

摘抄不错,典故有两个出新,表扬,继续保持,加油  发表于 2025-4-19 0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QQ
发表于 2025-4-19 07: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号:122 齐志敏
三、《离骚》《九歌》里面自己喜欢的句子:
(一)
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
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2、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3、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四、关于宋玉的典故成语
1、曲高和寡
  这个成语故事源自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文学家宋玉的经历。现在常用来形容言论或艺术作品的高深,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它也提醒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高雅事物的人并不多,但正是这些少数人,构成了世界的精彩与多元。
2、宋玉悲秋
  这一典故源自战国时楚国文人宋玉之辞赋《九辩》。彼时,宋玉因遭革职,心怀家国之忧,流离失所,见秋日之萧瑟,遂借景抒情,抒发其抑郁哀怨之情。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此言一出,遂成千古悲秋之滥觞。后世文人墨客,感其情深意切,竞相吟咏,使“悲秋”之情结,流传千古。
3、襄王有意 ,神女无心
  这一典故是指楚襄王爱慕神女,苦苦追求,而神女无心与他欢会。比喻单相思,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神女与楚襄王的故事出自宋玉的《神女赋》。宋玉在《神女赋》中花了大量笔墨来赞颂神女“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的美艳。然而神女圣洁不可侵犯,“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襄王求神女而不得。 正所谓“襄王有意,神女无心”。

点评

摘抄不错,超额完成了,典故还好有解释,不错,继续保持,加油  发表于 2025-4-19 0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5-4-19 15: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号:103
学员:陈忠
三、《离骚》和《九歌》里自己喜欢的句子:

①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③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④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⑤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四、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①“宋玉东墙”的故事
【典故】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谓宋玉东邻有一女,姣好为楚国之冠,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宋玉,他的代表作有《高唐赋》等。传说他的东面邻居有一个长得非常美丽的女儿,可以称得上楚国的第一大美人,她仰望宋玉的才能,每天登上墙头窥视宋玉,非常爱慕。整整3年时间,宋玉没有看出她的心思而与她交往。

【释义】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②“曲高和寡”的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期,在楚国有一位能言善辩,才华过人的人叫宋玉。楚王很欣赏他,常常与他畅谈。因此,这遭到了其他人的妒忌。有一天,妒忌宋玉才华的人又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因为听了很多次,这一次楚王有点不耐烦了,便把宋玉招来问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要说你的坏话,你今天就在这里讲清楚,如果你能说服我,那么我就要重重责罚那些诽谤你的人,不然的话,我就要责罚你了。”宋玉听罢,笑笑说:“大王,我给您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个外乡人来到了都城,他很会唱歌,于是他就在都城唱起了“下里巴人”这首通俗易懂的歌曲,因为通俗易懂,于是很多人就和他一起唱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他唱起了另外一首格调稍微高雅的歌曲“阳阿”,结果这次跟他附和的人只有几百人了。再到后来,他精心创造了一首格调非常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但是这次,没有一个人跟着他唱了。

③“阳春白雪”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高深的歌曲名,即《阳春》和《白雪》。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写有《对楚王问》一文,其中写道:“在郢城中,有不少唱歌的人,其中名叫‘下里巴人’的歌曲,跟着唱的有数千人;名为‘阳阿薤露’的歌曲,跟着唱的有数百人;名为‘阳春白雪’的歌曲,跟着唱的只有数十人。这是因为其曲调越是高雅,其和者就越是稀少。”我们生活当中常常引用的是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下里》和《巴人》是战国时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作品,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有一句话更加经典:“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待艺术领域里的高雅和通俗的矛盾,要使这对矛盾达到统一,就要采用提高和普及相统一的方法。
  
其实,《阳春》和《白雪》作为高雅乐曲,是春秋时期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来到卫国边界小城市——仪邑的一个土台上来学艺,吹奏抚琴并完成的古典乐曲。仪邑的这个土台就在现今河南开封的禹王台公园内。园内原有一个土台,风景幽雅。相传春秋时,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典,故后人称此台为“吹台”。明初,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台上建禹王庙,于是吹台又被改称为禹王台。不管吹台的名字如何变迁,后世对师旷的怀念仍十分浓厚,禹王台内栩栩如生的师旷汉白玉雕像就是明证。
  
在开封人撰写的《开封的传说》中,师旷并不是天资聪颖的人,他“听讲时,屁股好像长了剌似的坐不安稳;一双大眼睛滴溜溜乱转,东张西望,定不下心来。”师旷后来娶了老师高杨的爱女高蛾为妻,帮助他成就了千古美名。高蛾和师旷常常在一起切磋乐艺,如此3年,师旷弹琴的水平还是一般般,被师傅训斥了一通。无地自容的师旷就到高蛾那里取了绣花针,回到自己的屋内,不由分说地剌瞎了双眼。“有志者,事竞成”。盲了之后的师旷最终成了大器,创作出了《阳春》和《白雪》,与《下里》和《巴人》相对应,使人们看到了艺术的高雅和通俗的区别。

点评

摘抄有出处典故注解详细还有自己的看法,很棒,表扬。奖励小花一朵,继续保持,加油  发表于 2025-4-19 1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回帖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9
发表于 2025-4-19 15: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雪心儿 于 2025-4-19 15:38 编辑

第一讲作业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23 史玉兰
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离骚》
2、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出自《离骚》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出自《离骚》
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出自《九歌·东君》
5、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出自《九歌·湘君》

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东家之子——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描述邻家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成为后世形容完美比例的标杆。
2、宋才潘面——出自李渔《奈何天·虑婚》,意思是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比喻一个人既才华出众又仪容俊美。
3、琢璞成玉——出自于中国古代故事,讲述战国时期的宋玉在山上捡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经过不懈的努力将其打磨成美丽的玉璧。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潜力被完全发掘和开发的过程以及毅力、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

点评

摘抄有出处,典故有个出新,不错,表扬。继续保持  发表于 2025-4-19 16: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2
发表于 2025-4-20 13: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105号 吴志亮
第一期辞赋作业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读《离骚》感赋
      夫湘皋月冷,汨水烟凄。沅芷泣露,楚岫含悲。屈子怀沙,抱素心而明志;灵均去国,托沧浪以伤时。尔乃披薜荔之云裳,飘乎帝所;啜木兰之坠露,怅以黍离。故尔抱孤贞而远逝,化精魄以栖迟。既九死其无悔,纵万劫亦何辞。
      哀乎郢树凋残,楚宫烦嚣。杜若沉渊,艾萧盈朝。鱼龙衍寒波之冽,日月黯楚客之骄。然自守峻嶒之骨,更彰劲节;犹存浩荡之魂,愈显孤标。斥燕雀之啁喳,哀郢城之萧骚。岂吊影而顺命薄,宁赴江而纵情豪。
      已而三闾之佩既沉,九畹之芳谁念。读《离骚》而椎心,诵《招魂》以引鉴。辞赅雅风,文披肝胆。贾生投吊,岂惟伤其不遇;司马垂书,固将弘以化感。是以骚诗一卷,岂徒独客之诗篇;斑竹千竿,尽化苍生之泪点。
      嗟乎!日月恒升,英灵焉暮。虽郑袖之谗深,然正则之声著。而今龙舟犁浪,犹传角黍之遗风;蒲剑凌霄,尚护诗魂之归处。何不援笔裁章,临风敲句,傥有吐凤之能,且献生花之赋也。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宋玉《风赋》)
意为:风在大地上生成的,从青翠小草尖上兴起,逐渐扩展到山谷,在大山洞口怒吼。
2、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宋玉《神女赋》)
意为:神女的美丽是那么丰盛,怎可能一下子说完道光?她的体态丰满庄重,她的容颜温润如玉。她的美眸炯炯放光,明亮的眼珠流转有神。弯弯的细眉象蚕蛾飞扬,鲜亮的红唇似点过朱砂。娇娆的身段富有弹性,娴雅的神态安闲无躁。
3、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离骚》)
意为:既然不能实现理想政治,我将追随彭成安排自己。
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
意为: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5、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屈原《九歌·湘夫人》)
意为: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至若巫云起夜,暮雨凝寒。东邻窥玉,秋水悬珮而冰澈;三载隔墙,春云蔽袖而贞坚。尔乃兰台起赋,雌雄辨风而声急;郢雪飞霜,骚魂寄月而影单。
1、巫云暮雨:取《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喻指男女欢合。
2、东邻窥玉:化《登徒子好色赋》“东邻窥墙”。形容女子美貌多情,令人倾倒,亦形容女子思春,爱慕男士。
3、雌雄辨风:典出《风赋》“大王雄风”,用来形容清凉舒爽的风,也用以称颂君王。

点评

作业不错,典故出新,表扬,摘抄有出处,注解,不错,1和2都有说明,继续保持  发表于 2025-4-20 14: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回帖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发表于 2025-4-20 13: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83号学员孟海燕
作业练习:
1、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2、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3、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宋玉《神女赋》
(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宋 苏轼《赤壁赋》
(5)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宋 吕蒙正《寒窑赋》
4、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与宋玉相关的成语典故:
1. 宋玉东墙:
形容一个人因容貌或才华出众而吸引异性注意的情境。出自宋玉与东邻美女的故事,尽管美女对他倾心三年,宋玉始终未回应,体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美色的不为所动。
2.登徒浪子:
形容一个人轻薄好色。传说中,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诋毁宋玉好色,宋玉以自己不为东邻美女所动为例,反讽登徒子的妻子丑陋却仍被其喜爱,从而洗清自己的名声。
3.阳春白雪
4.下里巴人:
这两个成语源于宋玉对音乐的描述。他在回答楚王关于自己行为不检点的质疑时,讲述了一个歌唱家的故事:起初唱通俗歌曲时,有数千人跟随;而唱高雅歌曲时,能跟着唱的人就寥寥无几。这两个成语分别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艺作品和通俗的、大众化的文艺作品。
5.曲高和寡:
同样出自宋玉的故事,意思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比喻知音难觅或言论、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6.空穴来风:
与宋玉在兰台游玩时对风的解释有关。他通过枳树弯曲鸟做巢、空穴中空气流动产生风的例子,讽刺顷襄王的淫乐无道,暗示皇宫中的风是贵族独有的。
7.巫山云雨:源于宋玉在《高唐赋》中所写的楚顷襄王之前的某位楚王与神女巫山欢会的故事。后来成为一个富有诗意和神秘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欢爱。

点评

还不错,摘抄有出处,典故超额完成,表扬,继续保持  发表于 2025-4-20 14: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发表于 2025-4-20 17: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69.何丽娟第一讲作业
作业练习: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离骚句: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人以草木的凋零来比喻美好事物的流逝,担心自己心中的理想(美人)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2.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诗人呼吁当权者应当把握青春年华,抛弃腐朽的事物,改弦更张,推行正道。

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像骐骥一样奔腾向前,引领道路,象征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九歌句:
1.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主祭者用芳香兰汤浴身啊以白芷水洗发,穿上华美的五彩衣裳啊,芬香宜人绚丽如花。

2.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神灵附身啊巫师身姿美好而让人流连,天色微明啊夜犹未尽。

3.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月神将要安居啊在那寿宫,那里灯火通明啊与日月同辉。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朝云暮雨:源自《高唐赋》,原指巫山神女变化的云雨,后比喻男女之间的情爱或幽会。

2.襄王有梦,神女无心:源于《高唐赋》和《神女赋》的情节,形容一方有意而另一方无情,常用于描述单相思或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情况。

3.自荐枕席:出自《高唐赋》,原指神女主动示好,后多指女子主动示爱或献身,含有微妙的暧昧意味。

点评

摘抄有出处,不错,典故有一个出新,不错,表扬,继续保持  发表于 2025-4-20 2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回帖

1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3
发表于 2025-4-20 20: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86李政道

一、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文体,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并在汉代达到鼎盛。以下是辞赋发展的主要源头和演变脉络:
1. 先秦诗歌与楚辞
  《诗经》的比兴传统:  
  《诗经》中的铺陈手法(“赋比兴”之“赋”)为后世辞赋的描写方式提供了基础,但《诗经》以四言为主,抒情简练,与赋体的鸿篇巨制尚有区别。
       楚辞的直接影响: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离骚》《九章》《九歌》等作品,开创了“楚辞”这一新文体。其特点包括:
       句式自由:突破四言,多用“兮”字句,长短错落。
        铺排想象:大量神话意象、空间拓展和华丽辞藻。
        抒情与叙事结合:个人志趣与政治寄托交融。  
  屈原之后,宋玉等人进一步发展为“骚体赋”(如《高唐赋》《神女赋》),成为汉赋的先声。
        2. 战国纵横家与散文**
         纵横家的辩辞:  
        战国策士游说诸侯时铺陈事理、夸张渲染的语言风格(如《战国策》中的篇章),影响了赋体的说理和叙事结构。
       诸子散文的铺陈:  
       荀子的《赋篇》(最早以“赋”名篇)以隐语形式咏物说理,是赋体脱离楚辞向独立文体过渡的标志。
       3. 汉代赋体的正式形成**
       汉代辞赋分为两类:
       骚体赋:继承楚辞,抒情性强,如贾谊《吊屈原赋》。
        散体大赋: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特点包括:
         结构宏大:主客问答、层层铺叙。
         内容夸饰:描写都城、田猎、宫苑等,彰显帝国气象。
         劝百讽一:结尾微露讽谏,但以颂扬为主。
         关键区别:辞与赋
        辞(楚辞):以屈原作品为核心,重个人抒情,句式灵活,楚地色彩浓。
         赋:虽源于楚辞,但更重客观描写,结构程式化,汉代后成为独立文体。
       后世演变
       魏晋南北朝转向抒情小赋(如曹植《洛神赋》),唐代律赋兴盛,宋代以文为赋(如苏轼《赤壁赋》),但始终保留铺陈、对偶、用典等特征。
       辞赋的起源体现了先秦多元文化的交融(北方《诗经》传统与南方楚文化),并在汉代大一统背景下发展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体。

二、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楚辞的代表人物,而《离骚》和《九歌》都是他的重要作品。
     《离骚》是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比如“香草美人”来比喻忠贞和高洁。同时,它也是屈原个人经历和理想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现实的失望。而《九歌》则是一组祭祀乐歌,改编自楚地民间祭歌,内容多涉及神灵和祭祀活动,风格较为浪漫,充满神话色彩。
      《离骚》的结构复杂,想象丰富,情感深沉,而《九歌》则更注重音乐性和祭祀场景的描绘。

三、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 “沙之为物兮,视污若浮;金之为宝兮,耻居下流。”  
       出处:柳宗元《披沙拣金赋》(以“求宝之道,同乎选才”为韵)  
       简析:以“沙”与“金”对比,喻人才选拔需去芜存菁。对仗工整,“视污若浮”与“耻居下流”形成反义呼应,暗含对君子品格的推崇。
       “初听《采蘋》之章,共调白羽;次逞穿杨之妙,忽纵青丝。”  
         出处:元稹《观兵部马射赋》(以“艺成而动,举必有功”为韵)  
        简析:描写马射技艺的层次感,“调白羽”与“纵青丝”虚实相映,动词“听”“逞”精准传神,展现动态画面与竞技张力。
       3. “纤不盈眸,细犹敛魄。”  
      出处:鲍之钟《初月赋》(壮句典范)  
        简析:仅六字即勾勒新月纤细清冷的形态,“纤”与“细”递进强化意象,音韵短促如弦,体现律赋“炼字”的极致。
       4. “蓄锐气,候歌诗。初听《采蘋》之章,共调白羽;次逞穿杨之妙,忽纵青丝。”  
        出处:元稹《观兵部马射赋》  
        简析:此句以“壮句”起势,“蓄锐气”三字凝练,后接隔句铺陈射艺细节,节奏张弛有度,符合律赋“起承转合”的章法要求。
        5. “时也淑景初延,幽阳潜启,当四时之首位,用三代之达礼。”  
       出处:柳宗元《迎长日赋》(以“三王郊礼,日用夏正”为韵)  
       简析:以四六句式铺陈节气更迭与礼制传承,“淑景”与“幽阳”意象相生,“当……用……”句式强化历史纵深感,体现律赋“体物写志”的宗旨。

四、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 下里巴人 & 阳春白雪  
        出处:宋玉《对楚王问》  
       典故:楚襄王问宋玉为何遭众人非议,宋玉以音乐比喻回应:  
      下里巴人:街头巷尾传唱的通俗歌曲,和者数千人,象征大众文化。  
        阳春白雪:高雅乐曲,和者仅数十人,象征精英文化。  
       含义:比喻雅俗之别,或知音难觅。后衍生“曲高和寡”,强调高深艺术难被世俗理解。  

       2. 宋玉东墙  
      出处: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典故:登徒子诬告宋玉好色,宋玉反驳称:  
      东邻有绝色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窥墙三年未获回应。  
      自嘲“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反讽登徒子妻子丑陋,其子尚在襁褓即被登徒子追求。  
      含义:代指貌美多情的女子,或形容单相思的痴情。  

      3. 宋玉悲秋  
      出处:宋玉《九辩》开篇  
      典故:宋玉以秋景起兴,抒发人生失意: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含义:将自然之秋与人生困顿结合,开创中国文学“悲秋”母题,后世杜甫、欧阳修等皆受其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25-4-20 23: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109.张伊麟 发表于 2025-4-17 01:07
张伊麟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1讲作业

1、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感谢老师尽心评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5-1 14:19 , Processed in 0.0552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