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2讲作业 点评老师:也学时贤
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2讲作业点评老师:也学时贤
作业练习: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注意[玫瑰][玫瑰][玫瑰]
作业截止到下周五,过期不候。
作业请写上自己的学号和名字
[玫瑰][玫瑰][玫瑰]
提示:作业帖子不许单独新开,在这个作业帖子下面直接复制粘贴提交即可
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2讲作业
72号田凯
作业练习: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 幽州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3)钱塘
庐阜之蟾开石面,钱塘之雪入涛头。空三楚之暮天,楼中历历。满六朝之故地,草际悠悠。黄滔《秋色赋》
(4)浔阳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5)衡阳
衡阳落日,和旅雁以飞来。剑阁中宵,逐哀猿而啸起。 黄滔《秋色赋》
东曰:田凯兄弟,《登幽州台歌》、《黄鹤楼》、《琵琶行》岂是辞赋乎?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松树 郁彼高松,栖根得地,托北园于上邸,依平台而养翠。沈约:《高松赋》
(2)杨柳嗟兹杨柳,先生后伤。蔚茂炎夏,多阴可凉。伐之原野,树之中塘。孔臧《杨柳赋》
(3)竹子修竹标挺,凌霜不凋。孤高独立,傲视群芳。叶如翠羽,茎似青玉。鲍照《修竹赋》
(4)梧桐“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松柏风高兮岁寒出,梧桐蝉急兮烟翠死。” 黄滔《秋色赋》
(5) 桑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东曰:《孔雀东南飞》、《蝉》、《相见欢》、《归园田居》亦非辞赋也!
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2讲作业
19号匡振甫
作业练习: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五个地名。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南昌)星分翼轸,地接衡(衡阳)庐(九江)。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荆州)而引瓯越(温州)。
2,五种植物。
①,竹子(赵孟頫《修竹赋》:“猗猗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
②,梧桐(王勃《寒梧栖凤赋》:“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阳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
③,芰荷(王泠然《新潭赋》:“不生芰荷,但聚鱼鸟。通舳舰之利,于国既多。
④,桂树:战国屈原《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⑤,梅花:南朝梁萧纲《梅花赋》:“年归气新,摇云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或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被银。”
东曰:匡大哥所作第一题,取五地于一篇,倒也简洁,惜乎王子安《滕王阁序》是骈文,非辞赋也。第二题所作跨年代多,足见翻阅之博,惜乎所引《新潭赋》之句,打破句子矣,此篇当为一篇四韵律赋也,“芰荷”出自该韵段。观其城阙映带,闾阎萦绕。半向石崇之园,斜经潘岳之沼。星月沈浮乎其内,烟云洗沸乎其表。不生芰荷,但聚鱼鸟。通舳舻之利,于国既多;开浸灌之功,与人非少。
第二讲作业:总督导总辅导也学时贤张秀东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东答曰:杜工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有地名六个,倒恰好可答小妹此题也。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剑外:晚唐黄滔《明皇回驾经马嵬赋》:“初其汉殿如子,燕城若雠。驱铁马以飞至,触金舆而出游。谋于剑外,驻此原头。羽卫参差,拥翠华而不发;天颜怆恨,觉红袖以难留。”蓟北:明徐世溥《柳赋》:“窃闻园中郁郁,汉南依依。章台绿早,蓟北青迟。白门则啼乌争宿,灞陵则班马常嘶。劳劳亭畔,若耶水西。所以笛声恨别,瑟调伤离。”巴峡:元陈谊高《云梦赋》:“吾乘流而舣其侧兮,极空闲而深渊。洲莽莽而不尽兮,河蔼蔼而含烟。乱风帆之往来,通巴峡于湘川。绾青山之一髻兮,结襄汉之袤延。”巫峡:东晋郭璞《江赋》:“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聿经始于洛沬,拢万川乎巴梁。冲巫峡以迅激,跻江津而起涨。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襄阳:东汉蔡邕《汉津赋》:“发源自乎嶓冢兮,引漾沣而东征。纳汤谷之所吐兮,兼汉沔之殊名。总畎浍之群液兮,演西土之阴精。过万山以左回兮,旋襄阳而南荥。切大别之柬山兮,与江湘乎通灵。”洛阳:西晋潘岳《西征赋》:“暨乎秺侯之忠孝淳深,陆贾之优游宴喜。长卿渊云之文,子长政骏之史。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汲长孺之正直,郑当时之推士。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飞翠緌,拖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东答曰:且集北宋赵光义《缘识》、明倪谦《答赵惟宁》、清赵显命《上墨沼求壶花》、清赵我佩《浣溪沙》、明胡应麟《夜集白雪山房》、唐张祜《塞上闻笛》、五代齐己《送朱侍御》、清梁朝钟《送麦木公》之句,凑成含有五种植物之一律,并名之曰《拟退休有作》。因缘去住不相违,诏许休闲故里归。青玉壶中红芍药,鞦韆架上绿蔷薇。三年桂树尊前别,一夜梅花笛里飞。从此倚门休望断,高堂九月老莱衣。芍药:南朝梁江淹《别赋》:“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蔷薇:明俞允文《黄蔷薇赋》:“有中园之嘉卉兮,体天质之纯清。陋众芳之秾艳兮,昭粹色之奇英。羌移根而永托兮,遂挺栽乎前庭。含内美以俟时兮,越七祀而始荣。”桂树:战国屈原《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梅花:南朝梁萧纲《梅花赋》:“年归气新,摇云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或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被银。”莱:西晋张华《鹪鹩赋序》:“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蓠之下。” 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2讲作业
20千山冷翠(董国根)
作业练习: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睢阳(许敬宗《掖庭山赋》:“见汉屏于睢阳,验周藩于有鲁。表商邱而作镇,规楚室而兴宇。”)
(2)庐山(白行简《望夫化为石赋》:“孤烟不散,若袭香于炉峰之前;圆月斜临,似对镜于庐山之上。形委化而已久,目凝睇而犹望。”)
(3)稽山(黄滔《馆娃宫赋》:“往日层构,兹辰古壕。香迳而同归寂寂,稽山而杳自高高。”)
(4)衡阳(黄滔《秋色赋》:“松柏风高兮岁寒出,梧桐蝉急兮烟翠死。衡阳落日,和旅雁以飞来;剑阁中宵,逐哀猿而啸起。”)
(5)龙门(徐彦伯《汾水新船赋》:“杳渺烟波之末,夷犹区域之外。愿一涉于龙门,接神仙之嘉会。”)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杨柳(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
(2)松树(沈约《高松赋》:“郁彼高松,栖根得地。托北园于上邸,依平台而养翠。”)
(3)竹子(赵孟頫《修竹赋》:“猗猗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
(4)梧桐(王勃《寒梧栖凤赋》:“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阳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
(5)芰荷(王泠然《新潭赋》:“不生芰荷,但聚鱼鸟。通舳舰之利,于国既多;开浸灌之功,与人非少。”) 55号一条咸于(于钦丞)
1. 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鄠县:“于前则终南、太一,隆崛崔崒,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鄠,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张衡《两京赋》
(2)云梦泽:“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司马相如《子虚赋》
(3)平丘:“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班昭《东征赋》
(4)安阳:“我徂安阳,言陟陕郛。行乎漫渎之口,憩乎曹阳之墟。”——潘岳《西征赋》
(5)雁门:“沵迤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鲍照《芜城赋》
2. 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蘪芜:“糅以蘪芜,杂以留夷”——司马相如《上林赋》
(2)木兰:“桂椒木兰,檗离朱杨”——司马相如《子虚赋》
(3)松树:“似夜光之剖荆璞兮,若茂松之依山巅也。”——潘岳《藉田赋》
(4)青楸:“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江淹《别赋》
(5)菊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 65号静影沉璧(庞洁敏)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南浦,屈原《楚辞·九歌·河伯》中有“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2)洪都,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3)咸阳,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4)赤壁,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5)洛川,曹植《洛神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秋菊,(2)春松,(3)芙蕖,(4)花椒,(5)杜衡。
见曹植的《洛神赋》“余告知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初渌波。”;“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代交
87秉德(崔著海)练习作业:
①巫山,姑苏,长安,金陵,庐山,秦淮河。
长安,十三朝古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②江离,白芷,秋兰,芙蓉,宿莽。此乃《离骚》中出现的部分香草名和草名。 本帖最后由 雪儿 于 2024-11-24 09:10 编辑
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2讲
105雪儿(刘宗娥)
作业练习: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答: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包括:
1.苍梧:出自两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
崦嵫:出自屈原《离骚》中,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yānzī)而勿”。
澧浦:出自屈原的《九歌·湘君》中,“捐余玦兮江中,遗余珮兮澧浦”。
巫山: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序中,描述了楚襄王在梦中与巫/山之女相遇的故事。
雁门:在鲍照的《芜城赋》中提到,“北走紫塞雁门”。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答: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包括:木兰、留夷、白芷、泽兰、秋菊、红莲、蕙、杜若、荷、申椒、菌桂、薛荔等。
木兰:出现在屈原《楚辞》中,例如在《离骚》中提到“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白芷:出自屈原《楚辞•气谏沉江》中提到“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杜若:出自屈原《楚辞·九歌·湘君》中提到“采芳洲兮杜若”。
留夷:出自屈原《楚辞·离骚》中,诗句为“畦留夷與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
薜荔:出自屈原《楚辞》中的《离骚》、《湘夫人》、《思美人》和《湘君》等篇章中。例如,《离骚》中写道:“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在《湘夫人》中也有:“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2讲作业
28北极星(张国玉)
作业练习: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苍梧:鲍照《芜城赋》:“沵迆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
(2)洞庭: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洞庭即张,《承云》乃奏。”
(3)金陵:庾信《哀江南赋并序》:“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4)巫山: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5)崦嵫: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菊:杨炯《庭菊赋并序》:“庭菊,美贞芳也。”
(2)竹:赵孟頫《修竹赋》:“春夜深,空谷浊,溪桥头水声潺。尘外天远,流年无愁。竹庭春色...”
(3)梅:箫纲《梅花赋》:“年归气新,摇芸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或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披银。”
(4)兰:袁枚《秋兰赋》:“予心讶焉,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
(5)松:李绅《寒松赋》:“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
——东曰:国玉哥所作,好!佳!彩!东归纳哥汝五地五植曰:梅兰竹菊竟才情,欲访苍梧渡洞庭。日迫崦嵫松渐老,快穿巫峡向金陵。